近日,一封來自藏族姑娘頓珠卓瑪的手寫信被送到了淮南市公安局。頓珠卓瑪在信中寫道,她是陜西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如今,她能夠安心地在高校讀書,是靠一名素未謀面的淮南交警的資助。
“初中開始,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強,追夢的動力更強烈,只因為當時幸運女神眷顧了我,一位安徽淮南的叔叔愿意給我提供資助。不久后,我收到了那位叔叔的一封信和他寄來的資助學費。 ”頓珠卓瑪用滿滿四頁信紙,將自己的家庭情況、受捐過程及自己的大學生活進行了詳細描述。
今年20歲的頓珠卓瑪,出生在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巴宜區(qū)拉嘎娘村,家中共有7口人,父母年齡均超過了55歲且都患有疾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因為家庭貧困,家中又缺乏勞動力,初一時卓瑪曾一度產生退學的念頭。
2009年,卓瑪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安徽淮南的信件。信中,這位匿名的愛心人士勸慰卓瑪好好學習,將來成才后,用自己所學知識改變命運,建設美麗西藏美好中國,并承諾會資助她的學費和生活費。六年來,匿名的愛心人士每次在卓瑪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能伸出援手,截至目前,卓瑪已經累計收到了他捐助的3萬余元善款。
在兩人的通信中,卓瑪逐漸了解到這位愛心人士是安徽淮南的一名交警,但不知道他的名字。為了尋找這位叔叔,卓瑪決定向淮南市公安局寫信。
書信被轉至淮南市交警支隊后,經過排查,最終找到了資助卓瑪的愛心“叔叔”,他就是淮南市交警支隊機動大隊民警朱長來。
“為了不影響頓珠卓瑪學習,我連家里和單位的詳細地址都沒有告訴她,就怕給她帶來負擔。我只想默默地盡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情,沒想到這孩子還是發(fā)來了信件!笨吹筋D珠卓瑪寄來的感恩信后,朱長來顯得有些拘謹。
原來,2009年,朱長來通過中山大學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支教點,參與“一對一”幫扶計劃,聯(lián)系到藏族姑娘頓珠卓瑪,在其所在學校開設專項資助賬戶對其進行幫扶。朱長來將他的決定告訴家人后,妻子、孩子都表示贊同,十分支持他幫助這名藏族女孩。
朱長來的愛心助學之路已經走了14年,除了頓珠卓瑪,朱長來還對其他五位孩子進行了資助。如今,他幫扶的對象分布在安徽靈璧縣、西藏、寧夏等地,捐物捐款近10萬元。被資助的學生來信,都親切地叫他“朱爸爸”。在朱長來的帶動下,身邊多位同事也和邊遠地區(qū)特困家庭孩子結對。 “幫了一個孩子,就是幫了一個家庭。幫好一個家庭,就能幫好一個地方。 ”朱長來說。
(作者:范孝東 編輯: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