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11年,入黨13年。
依稀記得我還沒上學時,爺爺便常常對我說:“我希望你呀,以后黨齡能比工齡長!蹦莻時候,對于“黨齡”、“工齡”的概念很懵懂,但是爺爺的話卻早早地扎根于心,那就是——爭取早點入黨。
爺爺是一名老黨員,小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他的“光輝歲月”,雖然家境困苦,但是家人還是節(jié)衣縮食讓他讀了書。1941年,還不到20歲的爺爺便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開始參與革命活動。
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這些我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名字,卻在爺爺的人生中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幾場大型戰(zhàn)役中,他上戰(zhàn)場、運送物資、支援前線,受過多次槍傷,拿下過兩次一等功。他深深感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共同成長,才是他最自豪的事。而這一點一滴,也悄悄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植了根、發(fā)了芽。
小學一年級時,我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六年級時,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青團。將這些好消息帶給爺爺時,他總是瞇著眼睛,慈祥地笑著。爺爺耳朵不好,每次跟他說話,總要貼在他耳邊大聲喊,而他就不停地點著頭,高興地把他的一摞獎狀和一包獎章拿出來,一邊仔細地摩挲著,一邊把他的故事再給我講一遍。
一轉眼,我上了大學。每當放假回到家看望爺爺,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入黨了沒有?”其實在很多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究竟為什么要入黨?是覺得很自豪,還是說出去很好聽?而對于我來說,入黨儼然成為“信仰”的代名詞,可能,以前是爺爺的信仰,可能,如今已經變成了我的信仰。
大學時期,每個專業(yè)里只有非常少的幾個入黨名額,在老師的眼中,只有專業(yè)里最優(yōu)秀的學生才能夠寫入黨申請書,那時起我又知道,入黨其實是“優(yōu)秀”的代名詞。
那時起,我努力讀書,爭取汲取更豐富的知識。在生活上,我始終恪守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在思想上,我始終堅持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提升自己,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去對待每一天。而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夠鄭重其事地將夢想變?yōu)楝F實,那是我和爺爺共同的夢想。
2006年11月,一筆一劃寫下入黨申請書的我,在黨旗前舉起手臂鄭重宣誓的我,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握緊拳頭,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心潮澎湃,無比激動、自豪之情涌上心頭。
過年回家時,我第一件事便是大聲告訴爺爺:“我入黨了!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了!”爺爺依舊是將耳朵湊過來,認真聽我說完,慈祥地不斷點著頭。然后,慢慢地將他的證書和獎章從柜子里拿出來,輕輕撫摸,細數往事,那些我能倒背如流的故事,依舊那么動聽。
如今,我的入黨歷程已經走過了13個春夏秋冬,細細回想,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感慨。從一個青澀的學生到步入而立之年,回想當初,是什么力量推動自己跟隨黨走到現在?是黨旗的魅力,是紅色的吸引,是先鋒的感召,更是像明燈一樣的爺爺,他在我幼小的心里種下了一顆初心,并不斷指引我前行。(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