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積極開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進校園活動,讓大中小學生學有榜樣——活用好人教材 打造德育課堂
好人是一個城市的精神財富,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通過挖掘好人典型,活用好人教材,以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進校園活動為抓手,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德育課堂,讓大中小學生學有榜樣,筑牢成長之基。
深挖好人典型,打造崇德向善的精神高地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踐行核心價值、打造好人淮南”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選樹道德典型,涌現(xiàn)全國道德模范和提名獎獲得者2人,省級道德模范和提名獎獲得者14人,市級道德模范和提名獎104人,“中國好人”“安徽好人”“淮南好人”500余人。其中,2018年1至9月,全市共評選出34位“淮南好人”,共有7人當選“中國好人”、11人當選“安徽好人”,當選人數(shù)均居全省前列。
榜樣猶如燈塔,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鮮活教材。2017年底,市文明辦召開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座談會,與在淮5所高校共商合作事宜。2018年,市文明委利用深化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契機,在全市中小學校部署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和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活動。
為廣泛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我市組建了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市作巡回報告,截至目前共開展了9場宣講活動。報告團成員包括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張寶,全國教書育人十大楷模、安徽省道德模范孫明霞,“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李元芳,“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孫以僑,“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魯中祝,“中國好人”、全國最美農(nóng)技員李德福,“中國好人”黃薇,“安徽好人”、淮南市道德模范姚多保。他們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化身城市的溫暖注腳。
活用好人教材,打造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德育課堂
10月15日下午,由市文明委主辦的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進校園活動走進淮南二中,張寶、李元芳等4位報告團成員為高一年級1600余名師生講述了自己崇德向善的故事,化作一個鮮活生動的“德育課堂”。
“我叫張寶,因為做了一件‘小事’,居然獲得了習主席的‘點贊’”。報告會上,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張寶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捐獻骨髓背后許多感人的故事,在學生們心中掀起波瀾。高一年級同學郭曉強動情地說,在自己的心中,張寶哥哥要勝過明星,明星遙不可及;張寶哥哥就在自己身邊,看得見、夠得著,可親可感。
“在20多年時間里,我和老伴一直住在洞山不敢搬家,因為擔心債主找不到我!薄鞍不蘸萌恕、淮南市道德模范姚多保講述了自己21年堅守誠信的故事。為還上最后幾十元錢,他登報尋找失聯(lián)多年的最后3位債主,最終還清了所欠的29.4萬元,實現(xiàn)了人生的自我完善。
李元芳是鳳臺縣丁集鎮(zhèn)張巷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因為從小身患小兒麻痹癥,不得不借助拐杖來支撐身體。報告會上,“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李元芳講述了自己20年甘守三尺講臺、潛心育人的故事。尹天樂同學激動地說,李元芳老師的事跡自己早就知道,因為她的事跡進入了初中思想政治考試試題。
好人精神,感染著師生,浸潤著他們的心靈!淮南二中黨委副書記平萍表示,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走進校園,給學生們講述崇德向善的故事,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好人就在身邊,這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聆聽報告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將以4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為榜樣,將把好人精神傳承下去,讓向上向善的粒粒細沙聚集成塔,讓道德之樹常青。(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