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淮河南岸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匯集了璀璨輝煌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菁華,濃縮了詭譎怪誕的中國歷史風云的變幻。秉承和沿襲深厚歷史文化的浸潤和影響,在古老的壽州大地上,誕生和推衍出眾多光芒四射、炳如日星的成語,成為中國成語海洋中的華采珠貝,也是中國成語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有據可查、有史可證的出自壽縣或與壽縣有關的成語大約500多條,這些成語大多與壽縣的山川地輿、風俗民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詩文著作等有著密切聯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壽縣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壽縣當之無愧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鄉(xiāng)”。
2017年6月,“文化壽州叢書”之《典藏壽春·壽縣成語500條》,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洋洋十數萬言,一經投放市場即帶來良好的閱讀效應,《今日壽州》報及有關微媒體報道或連續(xù)刊載,《典藏壽春》蜚聲淮河南北,成為壽縣又一處文化“地標”。
“典藏壽春”一詞意味深長,“典藏”解釋為“收藏典范性書籍”,壽春為楚文化、淮南文化的積淀地,成語典故附拾皆是,但分散在各類典籍或民間口頭語言當中,如何串珠成線,彰顯壽春一地的成語魅力,就需要收集匯聚的功夫。
《典藏壽春·壽縣成語500條》一書,按照志書的體例進行編排共分為輿地類、兵事類、人物類、著作類等4類,500條成語的分布,輿地類5條,兵事類14條,人物類37條,著作類472條,合計528條。其中著作類占總數約90%?梢姡兜洳貕鄞骸返木幾牍ぷ魇且患磬品钡墓こ,《典藏壽春》所參選援引的著作最重要的是《淮南子》一書,《典藏壽春》第4部分概述中指出,“《淮南子》是一部‘牢籠天地,博極古今’的《‘絕世奇書’》”,“據初步統(tǒng)計,《淮南子》中使用的成語至少在570條以上,其中《淮南子》中首次使用的原創(chuàng)性成語就有310多條”,“《淮南子》中還有大量引申、沿用前代文獻資料中使用過的成語或成語資料,其中引用較多的文獻資料有《老子》《莊子》《左傳》《呂氏春秋》《管子》《韓非子》《荀子》《列子》《詩經》等”。
其實,對照中國成語之鄉(xiāng)——邯鄲的成語特點,壽縣成語亦有其獨特性,通過對各成語出處及詞頻分析,壽縣的成語當有三個“母題”:楚國考烈王遷都壽春,淮南王劉安及其煌煌巨著《淮南子》以及馳譽中國歷史的“淝水之戰(zhàn)”,而《淮南子》的成書的獨特性成了壽春典藏的總匯。發(fā)散開來說,除成語以外,后世有關壽春的詩詞文章也皆由三個“母題”而生發(fā),或取其故事,或取其意象,或取自得失,所以在數載的閱讀和遴選中,參考書目以《辭!贰冻烧Z大辭典》《淮南子》光緒《壽州志》為最多,《典藏壽春·壽縣成語500條》的編纂工作看似面面俱到、漫天撒網,其實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從《典藏壽春·壽縣成語500條》的編排上,它在知識性方面堪稱一本類書,本書開篇有前言,總論成語的形成和意義以及壽春成語的特色;后有“凡例”方便讀者閱讀、檢索和查閱;每章節(jié)前有概述,對本章節(jié)成語形成特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每一則成語(或文中生僻字詞)都有漢語拼音注音并進行詳細解釋。顯見,這是一本既豐富又老少咸宜的工具書,開卷有益。除了知識性以外,本書更體現了編者的濃濃的愛鄉(xiāng)情結,壽春乃一古城,千百年來文明璀璨,那整齊排列的成語典故無不突顯出文化的厚重。其輿地“優(yōu)良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壽春自古就物產豐富,富甲一方”;其兵事“在壽縣曾發(fā)生過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淝水之戰(zhàn)”;其人物“壽縣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漢魏以來,薦辟名賢200余人”,楚相孫叔敖、令尹春申君、淮南王劉安、壽春令時苗,俊彩星馳,星光燦爛;著作類“《淮南子》不僅思想內容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在行文語言上直接秉承了先秦散文的文學手法,具有很強的文學特色”;文末附錄《古代名人詠壽春》,不僅突出壽春成語的文學運用,還試圖用那些優(yōu)美的詩詞文賦昭示了本人在詞語的世界里探幽取勝、光大壽春文化的初心。
《典藏壽春·壽縣成語500條》的出版發(fā)行,以地域文化的視角,全面系統(tǒng)收集整理了與壽縣有關的成語典故,將許多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珍貴文化碎片集納起來,部分彌補了當前淮南成語典故資料較為零散現象。眾多成語典故構筑的千年古壽州形象,為研究淮南乃至安徽地區(qū)成語典故文化提供了很好素材,是一部具有一定史料價值的淮南乃至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專著,對探索、傳承壽縣歷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對促進淮南市順利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具有獨特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也對弘揚傳承壽縣歷史文化和普及推介壽縣歷史文化知識發(fā)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楚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