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義
提起我的老家朱馬店,很多朋友會自然而然地說到馬店的羊肉湯,對它的美味贊嘆不已。他們喜愛朱馬店的羊肉湯,我真是由衷地高興。于是,我就誠摯地邀請他們,哪天有空和我回一趟朱馬店,我請你們喝正宗純正的朱馬店羊肉湯。我老家的那個村子是個小集市,俗話說是“過路店子”,離朱馬店鎮(zhèn)還有幾里路遠。我很喜歡喝馬店的羊肉湯,但我最早喝到的不是朱馬店的羊肉湯,而是在我們老家集上喝到的“羊湯”。
我記得還在很小的時候,慈愛的祖父非常寵愛我這個任性的孩子。冬天里晴好天氣的下午,我牽扯祖父厚棉袍的后襟,跟著他慢慢騰騰走到小集上,到一個外號叫“老刀”的人開的茶館里去。老刀的茶館很簡陋,幾個土灶臺上面不停地燒著熱水。其他的季節(jié),過客或閑人們去他的茶館是為了喝茶聊天,冬天去則是為了喝羊湯。因為天氣寒冷的時候,老刀就開始殺羊了。估計他的外號就是來自他的殺羊技術。
老刀把剖開后的羊放進鍋里慢慢煮,茶客們在氤氳的熱氣中閑聊著,等待喝一碗煮羊之后的湯。老刀的羊肉要買到鎮(zhèn)上去,再說我們也沒有錢買羊肉吃。于是,大伙就喝煮羊肉的湯。老刀給每人盛一碗漂著油花子的湯,在里面放一點兒切碎的蔥花和蒜苗末,大伙就津津有味地喝起來。他們一邊唏噓地喝著一邊感嘆它的滾湯和鮮美,雖然沒有一丁點兒羊肉,但暖暖的感覺已經(jīng)讓人很滿足了。當時,這種羊湯只要一角錢一碗。
這樣的羊湯與羊肉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來,我們的小集與鎮(zhèn)上(當時是公社)通了公路,祖父帶我去趕集,坐著那種叫作“大通套”的兩截杠公共汽車去了朱馬店,我才吃到了真正的羊肉湯。祖父給我買了碗馬店的羊肉湯,我也不知道仔細品嘗它的味道,狼吞虎咽地解決了一碗肉湯和兩個燒餅。祖父自己舍不得吃,只是微笑著抽著旱煙袋,看著我在大口大口地吃著羊肉、千張、粉絲,喝著羊湯。這是我第一次喝羊肉湯,也是我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因為對羊肉湯的回憶里,總有祖父的慈愛的溫暖。我覺得這是我對馬店的羊肉湯與一般人不同的記憶。
今年秋天,我的同學邀請我回鄉(xiāng),電話里說請我到朱馬店喝羊肉湯。在開車的路上,我想像著喝羊肉湯的情景。我以為還是那種搭在路邊的帳篷店,煙熏火燎的油煙味很濃。羊肉是早就切成很薄的片,放在大桌案上?腿艘粊恚曛靼亚泻玫难蛉夂徒葸^的山芋粉絲放到漏勺里,再放入架在劈柴火上燒得滾燙的湯鍋里燙上幾分鐘,從鍋里取出倒在大碗里,加上湯,放上香菜和蒜苗,端給客人。我到了之后,卻是一家像樣的飯店,幾位朋友不讓我在大廳里吃,非讓我到包廂去。原來,不是喝羊肉湯,而是吃羊肉啊。羊頭、羊肉、羊肝、羊尾、羊血、羊龍骨等分別用大盆盛著,肉和湯都有,熱氣騰騰的。大家喝酒吃肉,品嘗羊湯。最后,端上來的才是我們平時喝的那種帶粉絲千張的羊肉湯,每人一碗,外加燒餅。白酒熱湯,老家的味道,讓人興奮,讓人滿足,我盡情地感受著朋友們的熱情和羊肉湯特有的香味。
老朋友們相見,分外高興,把酒言歡,暢談古今,我觸景生情,也講了埋藏在我心底的小時候喝羊湯的事,又暢談了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組織《馬店羊肉湯制作技術規(guī)程》地方標準評審,審查通過了《馬店羊肉湯制作技術規(guī)程》的事。大家不由感嘆,生活越來越美好,時代在飛速進步,連馬店羊肉湯也有制作技術規(guī)程了!是啊,傳統(tǒng)的馬店羊肉湯只注重口味而忽視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狀況將大為改觀,更加注重科學發(fā)展與文化傳承。馬店羊肉湯步入了規(guī)范發(fā)展的道路。酒喝到酣暢之際,我不由口占小詩一首,云:“清秋氣爽驅車飛,故人具酒相約歸。相逢笑談古今事,最憶羊湯兒時味!笔堑模谕夤ぷ,平常忙忙碌碌,難得回故鄉(xiāng)會老友,也難得品味老家的羊肉湯,心情真是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