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祥
以廉命泉最著名者有兩處,一為江西贛州“廉泉”,一為安徽合肥“廉泉”。廉泉照映廉吏清正形象,廉吏如泉流傳清廉美名。
贛州廉泉是為時任太守廉政而命名:傳南北朝劉宋元嘉年間(424-435年),贛州一夕雷震,泉忽涌出,當?shù)厝艘蕴亓疂嵱谑侨∶麨椤傲。北宋紹圣年間,蘇東坡路過贛州時,拜訪了當時著名的隱士陽孝本,兩人一見如故,頗為投機,在廉泉水邊通宵長談。蘇東坡為此還賦詩:“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撓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爛摩尼。廉者謂我廉,何以此為名。有廉則有貪,有慧則有疾!焙髞砣藗冊谌吔艘乖捦ぁ|坡廉泉夜話育人故事遂流傳。
合肥廉泉是為紀念包拯而命名:包公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是一千多年來老百姓心目中崇高的清官形象。傳此井乃當年包拯授意所掘,特意遺于后人,告誡后人立世做人,務要像此井水一般清澈明凈。據(jù)說廉泉有一特別神奇的地方,就是會因不同的人產(chǎn)生不同的味道。普通老百姓喝了解渴;清官喝了清冽可口;不廉者喝了就會頭痛。
我以為,壽縣珍珠泉亦可擔當“廉泉”之名。位于淮河之濱、八公山間的珍珠泉是一奇特之泉:《水經(jīng)注》記載:“溪水導北山泉源,下注漱石,頹隍水上,長林插天,高柯負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湫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鼻迦藚怯凇墩渲槿洝分姓f:“泉出其下若珠,故名。”明嘉靖《壽州志》記:“每聞人聲,則泉水涌,若咄之,泉彌甚!蔽颐恐良亦l(xiāng)的這一奇泉,除了欣賞泉水之清冽晶瑩、呼之則大珠小珠激蕩泉涌的奇景之外,也每每為泉旁的對聯(lián)而深思:“珠泉盡洗貪污氣,淮域長流正義風!贝藶榍宕文觊g安徽巡撫吳坤修所書。想其應是為珍珠泉的清新、透徹所感所悟、所祈所愿而書。千古流淌的珍珠泉是應當見證了淮域的廉潔正義之風的。楚國令尹孫叔敖,不僅以其雄才大略助楚莊王成就春秋五霸偉業(yè),在壽春修建的芍陂(安豐塘)澤被后世,其清廉的美名也世代為人稱道。據(jù)說其為相多年,清廉自守,仙去時竟無 器入殮。孫叔敖有子孫安,但他自知孫安只是碌碌庸才,臨終囑咐孫安不要求官,只要貧瘠的寢邱(今日河南固始縣)為封地就可以了。孫安遵從了父親的遺訓,拒絕了楚莊王的封官請求,只要寢邱作為封地。寢邱偏遠瘠薄,無人相爭,孫叔敖的子孫就世代守在那里,清貧自持,繁衍生息。
“時苗留犢”的故事也是淮域正義風的一段佳話。漢建安十八年,時苗任壽春(今壽縣)縣令。初次赴任時,他不騎馬、不坐轎,乘坐一輛母黃牛車前往。他在任期間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黎民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受到老百姓的贊揚。在任一年多時間里,母黃牛生下一牛犢,他離任時,群吏說:“六畜不識父,自當隨母,”力勸將牛犢帶走。但他卻對百姓說:“這頭小牛是喝淮河的水、吃壽春的草長大的,非我所有,我不能帶它回家!闭f畢,執(zhí)意將小牛犢留下,乘坐舊牛車而歸。夾道送行的父老百姓深受感動,紛紛望塵羅拜。
當官做廉吏,為水如廉泉。叔敖既立下霸業(yè)豐碑,又嚴謹家訓,嚴教子孫,為一代名相;包拯既執(zhí)法如山,又剛正不阿、為民請命,被稱“包青天”;時苗既造福一方,又嚴于律己,去官留犢,壽春后人建“留犢祠(池)”永世紀念。
孫令尹、包龍圖、時縣令是歷代能吏的典范、也是廉吏的楷模。成得了大事、做得了實事、干凈清白不出貪污事,謹一個“廉”字銘記。清風吹得到,清泉看得見,人心裝得下,青史載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