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孫靜
從事信訪工作以來,她始終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堅守“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職責使命,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放在首位,積極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她先后獲得了“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平安安徽建設先進個人”及“個人三等功”等榮譽稱號,她就是謝家集區(qū)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區(qū)信訪局局長孫靜。
忠誠擔當,做盡職履責“實干家”
日前,市民熊女士來到謝家集區(qū)信訪局反映說,自己年紀較大,沒有經(jīng)濟來源,加之又是殘疾人,行動不方便,未及時進行廉租房的年審,導致2023年廉租房脫審,房租費提高,自己無力承擔,心急如焚。孫靜立即跟信訪人所在轄區(qū)溝通,協(xié)助上門收集熊女士廉租房年審資料,幫助熊女士補辦了年審手續(xù),大大緩解了熊女士的生活壓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2024年2月,全市暴雪,孫靜在上班途中不慎滑倒,導致尾椎骨骨折,但她仍堅持工作在一線,以“俯身向下”之姿,踐行“人民至上”之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為民工作。她特別注重對年輕干部的傳幫帶,經(jīng)常積極引導身邊的年輕一代信訪干部,要勇于面對矛盾糾紛,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不能“躲貓貓”,更不能推諉扯皮。
“信訪信訪,群眾因信而訪,來信訪的群眾大都有許多煩心事,解決信訪人的難題,考驗的是信訪干部的耐心誠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睂O靜在工作中深入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通過學思踐悟,持續(xù)筑牢思想根基,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為民解難。
解民愁盼,做破解難題“主攻手”
作為一名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信訪干部,孫靜深知群眾生活不易。她在工作中經(jīng)常告誡全局同志,要牢記信訪干部的職責使命,認真接待每一名來訪群眾,辦好每一件來信和網(wǎng)上投訴,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身入基層、心至基層。對于復雜疑難的信訪突出問題,她總是迎難而上、找準癥結、精準研判、破解關鍵、敢于碰硬、善用方法。
文山中學12名教師因無法確認勞動關系,多年工齡得不到認可,導致不能補繳養(yǎng)老保險。因此信訪事項涉及人數(shù)較多,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孫靜十分關注此事,多次組織信訪工作聯(lián)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協(xié)商研討,梳理問題脈絡,找準癥結所在,幫助信訪人完善相關手續(xù)及材料,對接市養(yǎng)老中心進行養(yǎng)老保險稽核,最終在多部門聯(lián)動下,圓滿解決了文山中學教師的養(yǎng)老保險問題。
多年來,孫靜通過一件件信訪事項的化解,積極探索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綜合機制,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信訪工作全過程,健全領導接訪下訪、閱批群眾來信等制度,為群眾解憂愁、謀幸福。
錨定目標,做爭先進位“排頭兵”
孫靜始終保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熱忱,爭做信訪工作“排頭兵”,她堅持把“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夯實工作基礎,主動細致地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并舉一反三加強跟蹤問效,梳理歸類登記建檔,將問題處理在“第一地點”,解決在“第一時間”,努力做到讓群眾“件件都滿意”。
2024年1月,蔡家崗街道居民反映小區(qū)內(nèi)水表凍裂,直接影響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接到反映后,孫靜立即聯(lián)系蔡家崗街道,實地查看,找到已加裝保溫層的水表凍裂的癥結,積極和首創(chuàng)水務公司對接,申請水表入地,徹底解決了該棟樓冬季供水問題。同時,對轄區(qū)內(nèi)的水表開展了一次全面排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提高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孫靜一直堅信群眾的滿意是對工作最好的檢驗,提出精細化辦理每一件信訪事項的工作要求,2019年以來,信訪部門滿意度99.16%、責任單位滿意度98.97%,位于全省前列。辦理的補繳養(yǎng)老保險信訪事項被收錄于《安徽省信訪工作法治化案例選編》。今年,謝家集區(qū)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區(qū)”,連續(xù)6年被省、市評為“信訪工作優(yōu)秀單位”、2022年謝家集區(qū)信訪局榮獲“全國信訪系統(tǒng)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