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一樓展廳大面積布展了一套編鐘銘文,這段銘文來自壽縣出土文物“蔡侯銅編鐘”。通過它,參觀人員可以看到,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諸侯混戰(zhàn)的殘酷一面,亦可以看到蔡楚之間復雜的恩怨情仇。
據(jù)悉,編鐘是我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的一種,它興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漢。這些編鐘用青銅鑄成,大小不同的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敲打能發(fā)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掘顯示,西周時期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形成一組,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期的編鐘數(shù)目逐漸增多,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等。
展陳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里的蔡侯編鐘,出土于壽縣西門蔡侯墓。1955年,考古人員發(fā)掘出的這套編鐘由9枚鈕鐘組成。其形制、裝飾花紋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遞減。器腔體作合瓦狀,較闊,口緣內凹呈弧形,舞部正中為上小下大柱狀甬,有旋,干作方形,枚下沿大于腔高二分之一。器的甬、舞、篆、鼓部飾蟠螭紋,細密繁復,凹凸有致。9器均鑄銘文,字數(shù)不等,有的自銘為“行鐘”,銘文有韻,內容反映了蔡國和楚國的關系。
目前,這套青銅編鐘僅部分收藏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它們銘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表述,“唯正五月,初吉孟庚,蔡侯曰:余唯末少子,余非敢寧忘,有虔不惕,左右楚王,隺隺豫政……”其中,“左右楚王”,是蔡和楚之間關系的真實寫照。
春秋時期,蔡和楚的關系是非常深的。但是在楚靈王時,蔡還是被楚滅了國。到了楚平王時,楚平王又將蔡復了國。專家推測,這段銘文提到的應該就是這段往事。大家在銘文中也可以看到蔡侯自稱“末小子”,表示要虔誠地侍奉楚王,可見蔡侯對楚王的態(tài)度非常謙卑,顯示出弱小的蔡國對待強大的楚國非常敬畏和無奈。
蔡國這么臣服于楚國,楚國為什么要滅掉蔡國哪?原來,蔡國第21任國君蔡昭侯受楚國侮辱后,不愿繼續(xù)臣服于楚國,決定改變“左右楚王”的屈辱命運,于是他選擇了和吳國結盟。那時,吳、楚間夾著必爭之地“江淮地區(qū)”,兩國在此長期拉鋸,但是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取得關鍵性突破。公元前506年,趁著楚君內政不治,吳蔡等聯(lián)軍一舉攻入了楚國的郢都,這就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柏舉之戰(zhàn)。
柏舉之戰(zhàn)結束后,吳國的地緣結構得到了巨大改善。根據(jù)史料記載,戰(zhàn)后吳軍甚至推進到了今天的鄱陽縣一帶,楚國被迫遷都。相當于整個江淮地區(qū)都被吳國控制。
后在吳國的幫助下,蔡昭侯遷都到今天的淮南區(qū)域,稱為下蔡,在這里過著“偏安一隅”的日子。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并了吳國,蔡國失去一大靠山,加之國力漸微,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淮南地區(qū)再成楚地。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記者 蘇國義 李鈞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