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_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_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_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
|
|
|
|
|
|
|
|
 
首頁 > 淮南歷史文化擷英征文(第七季) > 話淮上廉潔人物王渾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提升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jiān)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yǎng)營商環(huán)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縣區(qū)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qū)構建基本養(yǎng)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qū)扎實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
 毛集實驗區(qū)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
 田家庵區(qū)“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qū)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qū)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話淮上廉潔人物王渾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23/9/26 9:40:2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王渾(公元223年——297年),字玄沖,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曹魏至西晉初年名臣、將領,東漢代郡太守王澤之孫、曹魏司空王昶之子。其早年為大將軍曹爽帳下的掾吏,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政變后,遭罷黜。后復出,歷任懷縣縣令、參軍、散騎侍郎等職,并襲封京陵縣侯。西晉建立,先后任揚烈將軍、東中郎將、征虜將軍、豫州刺史等職。晉元康七年(297年),七十五歲去世,謚號為“元”。

王渾一生為官做事,無論是當朝皇帝還是后世史官賢臣均給予較高的贊譽和評價。

晉武帝司馬炎:督率所統(tǒng),遂逼秣陵,令賊孫皓救死自衛(wèi),不得分兵上赴,以成西軍之功,又摧大敵,獲張悌,使皓途窮勢盡,面縛乞降。遂平定秣陵,功勛茂著。

唐代太常博士獨孤及曾論他: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鑒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方之東平,宜無慚德。身死之日,并謚曰肅,當代不以為貶。

唐代《唐會要》一書更是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一。

王渾作為封疆大吏、屯兵地方的軍事將領,先后有兩任鎮(zhèn)守處在襟淮帶汝,戰(zhàn)略位置十分關鍵的軍事要地壽春,并以其仁政清廉惠民的施政方略,在重鎮(zhèn)壽春寫下了人生輝煌一頁,其政德官聲也被地方載入了史冊。《明嘉靖 壽州志》《秩官列傳》就曾以較多筆墨記載概括了王渾生平及政績:雅有器量,襲父京陵侯爵,忝司馬昭安東軍事。晉武帝受禪,加揚烈將軍、徐州刺史,后以功遷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鎮(zhèn)壽陽。平吳功進爵為公,轉征東大將軍,仍鎮(zhèn)壽陽。渾不尚刑名,斷處明允,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坐無空席,門不停賓,江東之人莫不悅附。

處在魏晉政權交替、時局動蕩的大變革時代,王渾沉浮宦海,歷經數次大變局。先是為魏盡責,其后替晉出力,但無論處在何種職務,王渾較多地體現出了一個封建士大夫忠于操守、體恤民情的品行。

泰始元年十二月(266年2月),魏元帝曹奐退出帝位,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渾任揚烈將軍、徐州刺史等職。在徐州刺史任內,他曾開倉賑濟饑荒,而深得人民信賴。在任征虜將軍、豫州刺史時,王渾看到豫州與東吳的國土接壤,兩地民間交往頻繁,便在當地大力推行親民惠民政策,實施有別于東吳的清廉寬仁的執(zhí)政舉措,樹立政通人和、經濟發(fā)展、社會祥和的良好形象,無形中宣揚了西晉王朝的惠民仁政和政治威信,對于毗鄰的吳國百姓起到極大的政治鼓舞和虹吸效應,一時間人心思往,吸引了很多不滿孫皓統(tǒng)治的東吳人士前來投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任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并首次鎮(zhèn)守壽春之時,正值東吳于皖城一帶大舉耕作,為謀攻晉朝而籌集做好軍備儲蓄。王渾通過冷靜觀察分析研判后,當機立斷,一方面派揚州刺史應綽迅速督統(tǒng)淮南諸軍進攻皖城的田地,擊破鎮(zhèn)守當地的軍隊,損毀其精心儲備的大量糧草、船只等戰(zhàn)備物資。另一方面又在轄境地域東面的邊界上陳兵列陣、提高防御措施,并深入觀察了解掌握對面東吳的地形城池特點和軍事情況,積極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以應對防備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事,既贏得戰(zhàn)爭主動,又提高治理效能,深獲朝野嘉贊。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西晉司馬炎發(fā)動滅吳戰(zhàn)爭,王渾領兵橫江出擊,勢如破竹,一舉擊破東吳各城,此次戰(zhàn)爭結果致東吳敗降西晉。司馬炎頗感其在滅吳之戰(zhàn)中所立功勛,進封他為京陵公,增邑八千戶。其后,幾經輾轉,王渾又以征東大將軍之名,重新鎮(zhèn)守壽春,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二次回到這個重要的任職之地。在壽春任上,王渾一如其為官處事果斷的風格,治理政事,秉承首任此地之時的理念,依然走親民惠民路線,主張寬厚仁愛,不常用刑,妥善安撫當時因吳亡而遷徙落戶到此定居的東吳遺民,轄區(qū)內的民心得到平順安撫,百姓從心理上接受了西晉的治理而安心歸附,從而致使原先東吳地域所轄江東一帶的居民人心思定,政局平穩(wěn),秩序安定,有力地彌合了戰(zhàn)爭帶來的局勢紛亂和發(fā)展阻滯,促進了經濟社會人文大融合,為西晉王朝政局穩(wěn)定打下良好的基礎。(程晉倉)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