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這些安全用餐舉措不是小事,而是降低公共衛(wèi)生安全風險、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餐飲企業(yè)、單位食堂等各類經營主體均守土有責,應積極響應有關部門的倡議,當好排頭兵,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有關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應認真考慮是否可以出臺具有強制性的一些舉措,加強公筷公勺及分餐的推廣和執(zhí)行,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餐飲和生活方式。
“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好處多。”日前,首都文明辦聯合北京市衛(wèi)健委發(fā)出一系列文明生活倡議,其中包括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等倡議。同在一座城,共愛一個家,疫情當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守護平安的妙藥良方,有關倡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認同。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鐘南山院士再次強調使用公筷及家庭衛(wèi)生消毒的重要性。調查發(fā)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感染者是通過聚餐或密切接觸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是整個家庭、整個家族或聚集朋友群,共餐、合餐等傳統(tǒng)進餐飲食習慣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重要推手。
圍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為病毒傳播提供了便捷途徑,對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圍桌共食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飲食方式,在平時也隱藏著很大的健康隱患。幽門螺旋桿菌、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手足口病等,都能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交叉感染。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倡的衛(wèi)生習慣,也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與此同時,當前推廣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社會呼聲再起,“舌尖上的防疫戰(zhàn)”已引起各界高度重視,一場“餐桌革命”亟待推行。
多一雙公筷、一個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公筷、公勺用起來,分餐進食搞起來,這些文明小節(jié)將為廣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從自己做起,通過每個人的努力,讓“公筷意識”深入人心,讓“分餐進食”成為文明標配。(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