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_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_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_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
|
|
|
|
|
|
|
|
 
首頁 > “壯麗70年”征文 > “照”見幸福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提升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jiān)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yǎng)營商環(huán)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縣區(qū)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qū)構建基本養(yǎng)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qū)扎實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
 毛集實驗區(qū)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tài)
 田家庵區(qū)“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qū)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qū)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照”見幸福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9/7/29 8:45:57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照片是凝固的瞬間,它能定格時代的片斷,也能照見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幸福。

我得到的第一張照片,是小學畢業(yè)時的黑白大頭貼,領口的扣子將脖子勒得緊緊的,抿著嘴,憋住笑。相片是在學校走廊里拍的,斑駁的石灰墻上掛一塊藍布,距藍布三四米遠處架著蓋有黑布的黑匣子,照相師傅變魔術似地從黑布里鉆出來,輕捏一下橡皮球,笑著說:好了,下一位。

那張“好了”的相片,夾在母親做布鞋用的剪紙樣書里。后來我到省城讀中專,母親眼花納不了鞋底,樣書和那張照片,不知所終。

中專畢業(yè)離校前兩個月,同桌借來相機,為幾個老鄉(xiāng)拍合影照。一周后,相片洗出來,清一色黑衣白臉,齊刷刷地站在方方正正的五層教學樓前,像一部老電影的片花,有點意思。

黑白“片花”夾在我的相冊里,直到三十六年后的今天,依然一臉青春陽光。

畢業(yè)后在基層農業(yè)站工作,那里遠離縣城,精神文化生活貧乏。農業(yè)站和區(qū)公所里的六七個年輕單身漢,發(fā)起成立了青年文學社,并自編自印社刊《鄉(xiāng)村文苑》。文學社作者與編者聯誼,騎車外出采風,都有文友跟拍。相機掛在脖子上,像紅軍戰(zhàn)士的望遠鏡,舉在眼前,“咯吱”一聲,鏡頭前的人和景,就凝固成像,惹得我好生羨慕:自己要是擁有一部照相機,到處游到處拍,多好啊。

這個愿望的實現,是在我調回縣城的第三年春天。我用平時撰寫科普文章攢下的稿費,買了一臺騰馬傻瓜相機。這種相機不用調焦,裝好膠卷,對著鏡頭,按下快門即成,仿佛專為我這樣的門外漢量身定制。晚飯后和妻兒在河邊散步,逛公園逛街,我喜歡掛著相機,時不時“咯吱”一張。一卷36張的柯達膠卷,兩三天就用完。沖洗出來的相片,很快就裝滿了幾本相冊,厚實實、沉甸甸的。

傻瓜相機拍照方便,但購買膠卷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沖洗相片麻煩,若裝、取膠卷不當,一卷膠卷往往因為曝光而全部作廢。那時我對相機又有了新期待:要是不用膠卷就好了。

很快,這個愿望就變成現實。2005年,我花1400元購買了一只三星智能數碼相機。它比傻瓜相機體積小,不僅能拍照,還能攝像,并能對亮度、對比度、色彩、焦距、像素等拍攝要素進行調節(jié)。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膠卷,一張4G的存儲卡,就足以存儲數千張圖片或百余分鐘的視頻,用數據線導入電腦,隨時剪輯、修改、打印,十分方便。

數碼相機淘汰了膠卷,但很快又被自帶拍攝功能的3G手機淘汰。幾年后,4G又淘汰了3G,手機越來越薄,越來越輕。出門在外,手里捏著手機,隨時抓拍或自拍,即時發(fā)到朋友圈。自從有了智能手機,照相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電子表格需要“貼”相片時,自己靠墻站定,拿起自拍桿輕輕一按就成,需要幾寸剪幾寸,若還需要紙質版,用相片紙打印出來,真是即拍即取,取舍自如。

手機強大的照相和攝像功能,讓我愛不釋手,它是我的另一雙眼,帶著我追尋美,發(fā)現美。近年來,我參加了宣傳部門組織的“脫貧攻堅”“聚焦經濟發(fā)展”“生產救災”等大型采創(chuàng)活動,深入基層生產一線,用手機拍攝先進典型,記錄英模故事。通過采訪,我編寫拍攝了微電影、微視頻,還撰寫了多篇弘揚正能量的報告文學。這些微電影、微視頻、宣傳片在當地電視臺、網絡媒體循環(huán)播放,報告文學也在官方媒體發(fā)表,起到了鼓正氣、發(fā)正聲的作用,F在,我加入了省、市報告文學學會,當選地級市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自覺扛起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利用手機和筆,為新時代放歌。

從黑白相片到彩色膠卷,從被動照相到主動拍攝,從大頭照到英模剪影,從實物相冊到電子相冊,幾十年來,我保存的這些照片記錄了人生成長經歷,也見證了社會進步和時代變遷。閑翻這些相冊,于我是一次提醒,它讓我知道,相片的點滴變化,都離不開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照見現實。我堅信,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照相的載體和形式也一定越來越豐富而精彩。ㄊ铦擅瘢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