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淮南女作家問鼎全國散文大賽
“都說他倆,一個是廟堂之上的大夫,一個是鄉(xiāng)野之下的樵人,兩條平行線上的人偶然折向交集,兩顆素昧平生的心倏忽合拍,竟然因著美妙琴聲振擅在了一起,同頻跳動。”一篇《雨落古琴臺》觸景而發(fā),道出了俞伯牙與鐘子期流傳千古的知音之情,其作者周岑岑也憑借此篇摘得“絲路新散文”全國征文大賽的桂冠。
作為我市一名“80后”女作家,周岑岑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曲、旅行,視散文為生命之魂,同時也是《西部散文選刊》(原創(chuàng)版)簽約作家,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省網(wǎng)絡作協(xié)會員、市作協(xié)會員,曾獲全國“首屆蔡文姬文學獎”三等獎、首屆“李清照文學獎”二等獎,“第五屆全國人文地理散文大賽”二等獎。在談到此次參評的《雨落古琴臺》時,周岑岑表示也是基于一次巧合。2015年,周岑岑到武漢參加考試,利用間隙游歷了古琴臺!澳翘焓屈S昏,天空下著蒙蒙細雨,特別有意境,自己喜歡古典音樂,又配合著俞伯牙、鐘子期那綿延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頓時有感而發(fā),便著此文!敝茚硎,《雨落古琴臺》一經(jīng)刊載便深受業(yè)內(nèi)人士一致好評。
2017年10月,由陜西省渭南市舉辦的“絲路新散文”全國征文大賽舉行,在為期9個月的活動時間里,主辦方收到了來自北京、天津、江蘇、河北、安徽等12個省千余名作家創(chuàng)作的近兩千篇散文作品,經(jīng)過四輪匿名評選、網(wǎng)絡投票、專家評審,最終,有50篇精品散文入圍決賽。經(jīng)陜西省文藝評論家柏峰、著名作家姚逸仙、中作協(xié)會員高亞平等文學大咖組成的專家評審組一致評定《雨落古琴臺》榮獲第一名。7月16日至18日,在渭南舉行了頒獎交流活動。周岑岑表示,“引用我的老師梅雨墨先生在今年獲得‘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時道出一句最樸實的話—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付出,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
在談到散文創(chuàng)作時,周岑岑表示,散文應具有明凈而富有詩意的語言美。散文是語言藝術,它感染讀者的就是語言美。散文的語言要簡潔、干凈、透明,同時又富有詩意。人們常說散文難寫,但在周岑岑看來,寫散文就如同走鋼絲,在“散”與“不散”之間保持平衡。而散文創(chuàng)作更要有真性情,要有格局。就如余光中先生的《夢李白》描述的一樣,“酒入愁腸,七分釀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呼為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字里行間中可以讓人感受到李白的真性情和豪邁。胸中有萬千溝壑,筆下才會有萬丈豪情,所以自己一直崇尚寫散文一定需要是真性情!巴ㄟ^此次活動,我與全國各地的文藝大腕交流探討,照亮了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我也必將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堅守原則,踏實做人,踏實創(chuàng)作,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文學事業(yè),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周岑岑說。(圖片由本人提供)(記者 李舒韻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