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坐著20路公交車到的蔡家崗,一待就是二十多年。那時,我吃住在單位。為了節(jié)省點工資,我常常從老家?guī)讕в突貋。每次大包小包的下了公交車,從車站再到單位總要穿街鉆巷地步行一段路?该滋嵊偷奈遥3谶@段路上歇上幾歇,也便常常感嘆蔡家崗這樣的“大城市”,出行竟然也不盡人意。
其實,那時蔡家崗的出租車應(yīng)該不少,可是一聽說去某個稍微偏遠的地方,司機往往流露出十分不情愿的表情。有天中午,我從謝四小到小井南村,至少問了五輛出租車,才有一位司機勉強答應(yīng)。
經(jīng)常打不了的,又想說走就走,于是一種帶著蔡家崗地域特色的交通工具就應(yīng)時出現(xiàn)了——“拐的”,就是三輪摩托車。其間,還有三三兩兩的兩輪摩托車——“摩的”。
說實話,“拐的”和“摩的”的出現(xiàn),的確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只要你站在路口,隨手一招,它們就會飄然而至。但慢慢的,它們的弊端就呈現(xiàn)出來了:一方面亂停亂放影響了市容;另一方面它們大多不按照交通規(guī)則行駛,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終于,隨著政府的取締,“拐的”時代已經(jīng)成為謝家集區(qū)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幀記憶。
自從公共自行車“淮小綠”悄然登陸蔡家崗,大街上騎著“淮小綠”上班、買菜、逛超市的身影多了起來。出遠門呢?相比以前也方便了許多。從蔡家崗出發(fā),十幾分鐘可到高速公路淮南西入口,一個小時可到淮南東的高鐵站,兩個小時可到新橋機場。特別是商合杭高鐵即將建成通車,蔡家崗附近又多了一座高鐵站,居民的出行將更加快捷便利。
而今,當(dāng)我騎著“淮小綠”穿行在大街小巷,領(lǐng)略西城的四季風(fēng)情時,我知道,說走就走已經(jīng)不是一句空話,就像這個城市的變化、就像你我深味的幸福,都是觸手可及、實實在在的。(劉剛)
(本網(wǎng)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