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天空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想到自己已經(jīng)走在“奔五的路上”,想到與母親陰陽兩隔,別離的不舍涌上心頭,不禁心生酸楚。
回到家,又拿起了《孟郊詩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薄皳羰擞谢穑粨粼獰o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笔前,母親走了,還能回來嗎?錯過了春天,少年時光還會回來嗎?
再讀孟郊生平:唐朝著名詩人,孟郊51歲,選為溧陽(在今江蘇。┛h尉。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以暴疾卒,終年64歲。孟郊一生由于不能舒展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現(xiàn)存詩歌574多首,代表作有《游子吟》等。
讀罷之后,不禁唏噓。在我46歲的時候,工作整整23年了,想繼續(xù)考“進士“之類的國考肯定是癡心妄想。就連許多單位崗位的應(yīng)聘條件都把年齡限制在40周歲甚至25周歲以下,像我等走在“奔五”路上的這一群體,硬生生地被“年齡紅線”擋在門外。
我真的尷尬汗顏,無地自容,情何以堪?46歲、51歲的古代孟郊都可以考進士、做個政府小官員,現(xiàn)代社會咋就沒機會了呢?
直到讀了《父女倆考上同一所大學:51歲父親打算深造 創(chuàng)建律師事務(wù)所》一篇勵志文章,才撥開迷霧見云天,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老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xiàn)在我們父女倆一起讀大學,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我感覺很高興!2017年9月中旬,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開學時迎來了史上最“特殊”的一位學生。父親彭相虎,51歲,和女兒考上了同一所大學,修讀法律類專業(yè)。談及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彭相虎的志向很遠大,他期待自己可以學有所成,與年輕人共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建律師事務(wù)所,為身邊的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們時常感嘆,歲月如刀,光陰虛度。可是許多時候,我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穿越山水紅塵,最后抵達的不是遠方,而是內(nèi)心最初出發(fā)的地方。飽經(jīng)的風霜,歷練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溫潤的滋養(yǎng)。無論世事如何滄桑,無論周遭如何變遷,初心不容褻瀆。唯有不改初心,方得人生始終。
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只要敢于開始,永遠都不算晚,年齡更不是問題!盁o論西東,歲月有情”。只要用心專一,就能迸發(fā)無窮力量,點點星光同樣可以燃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夢想,匯聚成明天的精彩華章,撐起這個時代的脊梁。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條寧靜美麗的河流,芳草萋萋,柳蔭依依。也許只有當離開河岸的時候,這條寧靜的小河才會蕩起你內(nèi)心的波瀾,而那些簡單純粹的記憶,才會顯得如此彌足珍貴,終生難忘。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痹凇氨嘉濉钡臍埧岈F(xiàn)實下,仍愿為夢想一搏;在“知天命”的年歲里,仍堅守內(nèi)心的執(zhí)著,這就是風華正茂、激揚文字、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少年心吧?
豐子愷說:愿你顛沛流離,半生苦寒,歸來仍是溫柔少年。其實,每個人都有成長的陣痛,每個人都會最終離開,以不同的方式離開。然而,即便走的再遠,有些東西卻永遠不會被磨滅。
坦然面對人生前半程,我會輕輕地告訴自己: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黑發(fā)勤學早,白首終不悔。
縱然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樣的一生,可以有淚水相伴,但不會有遺憾相隨。ǖ詷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