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xiāng)下老家住了幾天,秋高氣爽的況味,農(nóng)村特有的風(fēng)光,讓我心情變得沉靜而美好。
靜謐的夜晚,常常有蟲兒鳴叫,聽?wèi)T了城市喧囂的我,一下子被這些久違的歌聲所吸引。
我倚在床上,手捧一本書,和著那一夜美妙無比的蟲聲,一點點感覺時光的流逝與美好,感慨“蟲聲新透綠窗紗”的美妙。作家葉圣陶曾寫下散文《沒有秋蟲的地方》,不無感傷地談及自己所住的“鉛色的水門汀地”,“無論你靠著枕頭聽,憑著窗沿聽,甚至貼著墻角聽,總聽不到一絲秋蟲的聲息!倍叭羰窃诒梢暗泥l(xiāng)間,這時令滿耳朵是蟲聲了。”他由衷地感慨:“雖然這些蟲聲會引起勞人的感嘆,秋士的傷懷,獨客的微喟,思婦的低泣;但是這正是無上的美的境界,絕好的自然詩篇。”
秋蟲是大自然高明的樂手,它們好像經(jīng)過樂師精心訓(xùn)練一般,高低宏細,疾徐作歇,“啯啯啯”的是蟈蟈興奮的表白,“吱吱吱”的是蚱蜢羞澀的回應(yīng),“嗡嗡嗡”的是紡織娘的催促,叫懶婆娘趕緊織布做寒衣。有時像小夜曲,有時又像大合唱,綿長悠遠,溫暖清亮。每一只蟲子都是唱歌的精靈,眾妙畢集,各抒靈趣,匯成人間絕響。
我想起了兒時捉秋蟲的趣事。夜晚,在柴草垛旁,衣柜下,墻角落里,循著歌聲就能捉住一只只秋蟲,有蟈蟈、蛐蛐,運氣好時還能捉住紡織娘,那些蟲兒伴著我們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那晚,我是枕著蟲兒的歌唱慢慢入睡的,夢里全是秋蟲的歌。
第二天早上,我?guī)湍赣H做飯。我在往灶膛里添柴時,發(fā)現(xiàn)了幾只蟈蟈在拼命地逃跑。母親微笑著讓我等它們跑走了再添柴,它們最會唱歌呢。我笑著對母親說:“我知道這些蟈蟈的,小的時候經(jīng)常玩它們,當(dāng)時只知道它們好斗,沒想到它們還擅長唱歌呢!蓖切┞浠亩拥南X蟈,我和母親都笑了。
明代張潮是聽聲的高人,他說秋聽蟲聲。無論秋風(fēng)蕭瑟,還是秋雨陣陣,這些秋蟲永遠那么自顧自地歌唱。記得詩人濟慈的《蟈蟈與蛐蛐》有一句是“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大自然的萬物就是這樣神奇,生命不息,歌唱不止,你方唱罷我登場,歌唱這美好的時光。
如今秋意尚好,我愿作一只秋蟲,為美好的時光去歌唱。
(趙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