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在古城墻上走走的幸福,不是每個人都有。 春天,滿坡綠茸茸的小草中蒲公英、紫云英間或開放。黃色、紫色、藍色,點點星星如油畫一般。風一吹,心情隨之舒暢明朗。如果細雨飄后初晴時分,你到壽州古城墻上踱步,清新的空氣夾雜著芳香野花的氣息陣陣撲鼻而來,陶醉,心曠神怡。
而此時,走在壽春的古城墻石板路上絕對不會寂寞,無論早晚,都有人走著、聊著、笑著。晨練的氛圍老少咸宜,別著小小收音機聽著戲曲小調(diào)拖著舒緩步伐的,是年齡稍長的老人;呼嘯而過拂過一片熱風的,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這一時間,生機勃勃和悠然自得兩種自然的生活意境,在這個古老的城墻上,織就一幅令人感懷的人文風景。而孩子們大都在白天的時候和爺爺奶奶登上古城墻玩耍,在綠毯上打滾撒歡。一張張小臉掛著認真,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情。
當夜幕降臨路燈初上,古壽州如同開了掛,似乎那一刻全城人出動,環(huán)城而行的人頭攢動。城門上古色古香的亭閣和閃爍的燈光一起倒影在護城河上,在波光流動中被微風吹成一卷動態(tài)畫。亦有垂釣的人坐在護城河邊悠閑地靜等魚兒上鉤。
最熱鬧的要數(shù)城南。南門城墻下有個較大的廣場。夜幕來臨燈光絢爛,游樂車霓虹燈閃著誘惑的光芒。各種音樂聲在天沒完全黑下來之前已經(jīng)響起。柔曼的交誼舞曲,伴著翩躚的舞姿。近前駐足欣賞的人很多。聽樂觀舞也是一種享受吧。而節(jié)奏鏗鏘的是廣場舞曲,大媽小媳婦們在隨樂起舞,幾個大爺也跟著節(jié)奏舉手投足。小樹林的涼亭里,黃梅調(diào)和京劇有板有眼。一陣咚嗆咚咚嗆聲傳來,一支鑼鼓隊正在預演,只見鼓手前仰后合左右搖擺。震耳欲聾卻圍者甚眾,他們心中是否在合著節(jié)拍尋求一種震撼的力量呢?
城東門,曾經(jīng)硝煙彌漫的淝水古戰(zhàn)場,如今在夜晚昏黃的燈光下,如一個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靜靜地注視著人來人往。在東門的兩個門洞之間的甕城里,也有一群廣場舞愛好者在行動。這里燈光有些幽暗,青磚層疊樓閣臨風。古風和現(xiàn)實呈現(xiàn)著一種奇妙。古老的城墻如有記憶,會記下曾經(jīng)的風聲鶴唳和千年后的悠悠樂曲么?
靠近淝水的北門,平日里稍顯寂寞。為防洪災和抗敵而建的相對而立的城門,甕城里被千年打磨的青石板閃著幽幽的亮光。但是不用憂傷,因為風景卻是這邊獨好。白天這里就是觀景臺。抬眼望去,青黛的八公山脈疊翠起伏,蜿蜒而上的山道至頂上有著紀念美好傳說的樓閣廟宇,每年三月十五的廟會,這里人山人海。山上高大的風車轉(zhuǎn)動成另類的風景,森林公園滿目蒼翠,珍珠泉水流經(jīng)千年。而每當梨花桃花爛漫的時節(jié),花海人海,美成一體。遠處的淝水川流不息到如今,而風景更美故事也更新。
西城門有著最熱鬧的曾經(jīng)。為了交通方便打開了古老的城門改建成寬大的單門,車水馬龍好不熱鬧,確實也緩解了南門進出的壓力。但隨著復古的認知,城門又回到了原貌,又有了反向而立的城門洞口,而空間瞬間小了許多。如今城門上建起了亭閣,和不遠處的傳奇水利設施古涵管遙相呼應,也是古城一景吧。
轉(zhuǎn)了城墻一圈,走過一個城門走進一個故事。門里人的宮廷爭斗如何戲碼連放,幾千年人物今何在?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傳說提醒著人們,需要拯救的不是人命,而是人心人性。當面鑼對面鼓更具現(xiàn)實意義,啟發(fā)著真誠坦蕩的榜樣胸懷。
古城墻承載古今,每一塊斑駁的青磚都寫滿過往。千年來人們的腳步或有重疊,但時空流轉(zhuǎn)時代變遷。如今社會的日新月異,而前進的腳步永遠不會停留。古城墻是歷史長河的存儲器,記載過去閱讀未來。
(壽縣·黃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