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路派出所民警李瑞龍愛民模范事跡在全省展播
近日,安徽省公安廳啟動了2016年度崗位爭先評選活動,“十大忠誠衛(wèi)士”、“十大愛民模范”和“十佳所隊”候選對象事跡正在全省展播。展播采取視頻、圖片、文字并茂的方式,力爭盡可能讓群眾全方位了解候選人物或集體的先進事跡,廣泛深入宣傳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在打擊犯罪、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服務群眾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取得的成效。
這其中,安徽省“十大愛民模范”候選人中有一位淮南的民警,他就是田家庵公安分局的民警李瑞龍。
李瑞龍,現(xiàn)任田家庵分局國慶路派出所副所長。從警7年來,李瑞龍始終是走街串巷的愛民模范,是群眾滿意的人民警察,是案件當事人的知心朋友……
平凡崗位,忠誠照耀愛民小事
轄區(qū)群眾在民警的心中有多重,民警在群眾的心中就有多重。無論是朝陽所,還是國慶路所,都是日接警量處于全市第一方陣的派出所,李瑞龍所分管的,又是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口多、治安情況復雜的社區(qū)。面對實際情況,李瑞龍放棄節(jié)假日和休息時間,挨家挨戶走訪,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對轄區(qū)居民情況全部登記、建立臺賬。
每臨重要節(jié)假日,李瑞龍就向單位提起申請,或發(fā)動同事,甚至自掏腰包購買糧、油等生活必需品,深入困難群眾家中、敬老院等,訪貧問苦,陪老人嘮嗑解悶,送去公安機關的關愛和溫暖。多年來,轄區(qū)上湖敬老院的老人們已經習慣了李瑞龍的身影,只要他一出現(xiàn)就會熱情打招呼:“小李你又來了!”
轄區(qū)有一位106歲的高齡老人,李瑞龍在走訪中得知其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便多方聯(lián)系協(xié)助辦理,并與戶籍民警一道上門采集信息,證件辦好后又主動送到老人手上。轄區(qū)古稀老人曹某深夜突然犯病,120救護車趕到后,卻受困于居住在5樓,醫(yī)生和擔架員無法用擔架抬下病人,曹某老伴突然想到了李瑞龍,連忙撥打了他電話。接到電話后,李瑞龍以最短時間趕到現(xiàn)場,順利幫著將曹某送到救護車上。
心系群眾,忠誠詮釋親民奉獻
警察是從人民群眾中來,也要最大限度地奉獻人民,基層派出所民警更是每天都要與人民群眾打交道,接觸形形色色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瑣事。
在朝陽所上班時,一天傍晚群眾報警稱,一女子登上一家影院樓頂疑似要輕生。李瑞龍出警后,及時將女子救下帶回所里,但詢問中女子表述前言不搭后語,并在不經意間做出撞墻等過激行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李瑞龍在確保女子安全的同時耐心詢問,終于問到了女子姓名,經查為六安市人,確屬精神病人。在聯(lián)系上女子家人并得到第二天才能趕來的答復后,為保證女子安全,他決定連夜將其送至精神病院暫時安置。然而,醫(yī)院拒絕了接收,李瑞龍又連夜將女子帶回。夜間,女子要玩撲克牌,李瑞龍便陪伴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下班后仍一直陪伴,直至中午時分女子家人趕來將其接走。
今年妻子懷孕期間,李瑞龍卻因工作繁重而很少陪伴,有一段時間為了追蹤積案逃犯而經常凌晨時分才回家。內心的愧疚常常折磨著他,但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職責,他常說:“他會用忠誠和堅守,守護著對親人的眷戀和愛意!
耐心細致,忠誠書寫知民篇章
基層派出所是群眾接觸最多的公安單位,也是公安工作的窗口,民警與群眾接觸中的言談舉止,都直接關系著群眾對公安群體的印象。在日常工作中,李瑞龍總是叮囑年輕民警在處理群眾事情時要耐心和細致,要與對方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同時,還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群眾辦事,讓群眾理解民警們是在為其實實在在地辦事。
今年5月份,女子劉某報案,稱其中午出門辦事,下午4時回家后發(fā)現(xiàn)8歲的女兒和5歲的兒子失蹤,孩子走時帶走了她手機,起初撥打時無人接聽,隨后關機。出警民警及時調查,但通過監(jiān)控只看到2名孩子自行走出了家門,此外未發(fā)現(xiàn)有效線索。至晚上6時許,劉某及鄰居20余人趕到派出所,大家情緒激動地稱民警不作為,甚至謾罵民警。李瑞龍得知情況后,邊組織鄰居分頭尋找,邊對劉某進行安撫、仔細詢問情況。多次詢問后,劉某最終說其隱瞞了一些情況,原來其中午出門并非辦事而是打麻將,手機當時放在家,并不確定是否被孩子拿走。李瑞龍讓劉某回家再仔細尋找,發(fā)現(xiàn)手機在家中因沒電而關機。尋找了兩三個小時仍未發(fā)現(xiàn)有效線索,此時孩子的姑姑打來電話稱孩子在她家中。原來小孩姑姑當天在路上遇到孩子,因惱怒于劉某整天沉迷打麻將,便將孩子接回了家,想以此讓劉某吸取教訓。得知實情的鄰居們此時紛紛指責劉某,劉某當場承認了錯誤。
群眾王某報警稱在酒吧被人毆打,打人者行兇后逃離。李瑞龍出警得知,王某只是挨了幾拳、并未形成較大傷情,調取酒吧監(jiān)控,但因燈光暗淡記錄的打人者身影很模糊,附近監(jiān)控也未能反映有效線索。然而,王某接連2天來到派出所要求民警盡快找到打人者,并聲稱“找不到人就上省廳告狀”。李瑞龍耐心勸解情緒激動的王某,并帶著他再次前往附近各商店查看監(jiān)控,一連2天下來王某情緒有所緩解。李瑞龍的付出王某都看在了眼里,至第五天,他主動找到李瑞龍稱“如果沒有希望就不找了”。李瑞龍并未放棄,一個多星期后,他再次來到該酒吧,在與酒吧老板交流中,得知事發(fā)當晚與打人者同行的男子這天剛與另一名男子來過。李瑞龍立即調取監(jiān)控,但依然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不過他卻留意到其中一名男子沒有喝酒而是喝茶。李瑞龍據此推斷2人應該有駕駛車輛,第二天便調取大量監(jiān)控鎖定該車駕駛人,從而找到打人者的同行男子,繼而找到了打人者。結果反饋至王某處,此時王某竟然未提一個字的處理要求,他說:“我就好奇,你是怎么找到他的?”
恪盡職守,忠誠彰顯為民本色
“忠誠就是在群眾需要時挺身而出!”李瑞龍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群眾需要時,他總是及時出現(xiàn),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管外界環(huán)境多么惡劣,甚至不顧自身安危。
2010年的冬夜,男子陳某醉酒后在龍湖路上撒下一大把錢,之后倒地酣睡。群眾報警后,李瑞龍和同事趕至現(xiàn)場,及時幫陳某拾回現(xiàn)金2千余元,擔心其醉酒引發(fā)意外,又聯(lián)系了救護車。然而,陳某看到救護車后竟跳起就跑,此時因該路段正在修建地下商業(yè)街,路邊遍布水坑,陳某一下子就跌落進一個大水坑中。幾乎是與此同時,李瑞龍顧不上觀察水坑深淺,條件反射一般立即跳進坑中寒冷刺骨的泥水里,費力將陳某拖出水坑、送進救護車,而此時,他的褲子、鞋子早已被泥水浸透。
李瑞龍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奉獻書寫無華,用敬業(yè)彰顯忠誠,樹立了新時期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圖:李瑞龍正在服務市民 (圖片由田家庵警方提供)
(記者 李鈞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