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學校搞的招聘會,我們班不少人都找到了對口的工作,操樂根被長安汽車看中了,江尚昆已經到玉柴動力報到了,我和另外5個同學也通過京東方的面試,馬上就去上班了。今年畢業(yè)的光素娟已經成為美的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7月4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見到了準備頂崗實習的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的朱峰,他表示,自己僅實習工資就有3000多,如果干得好,還能提前轉正,工資待遇還要高許多!吧鐣隙颊f大學生就業(yè)難,可在我們這畢業(yè)就等于就業(yè)!
是什么讓這么多國內知名企業(yè)僅僅通過面試就能錄用在校大學生呢?帶著這個問題,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進行了實地探究。在該校電子產品維修協會的教室里,幾個同學正在研究電子產品,在一側的桌子上擺放著色彩艷麗的電子花束、能夠打穿2厘米厚紙板的電磁炮、卡帶錄音機改裝的電子音響等,據指導老師王大文介紹,僅卡帶錄音機改裝的電子音響這一項小發(fā)明,就為學校節(jié)省了近萬元的設備購置費用,其原理就是用MP3模塊改裝舊的磁帶錄音機,替換損壞失靈的機芯,使其具有電子音響的功能,延長了舊設備的使用壽命。2006年學校購買了2臺汽車模擬駕駛儀,后來由于器件損壞,一直荒廢不用。王大文帶著幾位學生創(chuàng)新采用積木式維修法,保留了原有機械結構,自己動手制作零部件,僅僅花了850元便修好了設備,為學校節(jié)省了5000元。
據王大文介紹,學校依托各個興趣協會,開發(fā)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yǎng)團隊意識,把課本的知識就地就近轉化成動手能力,學生在校期間得到了切實有效的鍛煉,在求職就業(yè)中便能領先一步。與此同時,學校采用“2+1”頂崗實習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即在校學習2年,在工作崗位實習1年,與北京、上海、武漢、蘇州等國內80余家知名企業(yè)簽訂合作協議,不少學生還未畢業(yè)便和用人單位簽訂了用工合同。畢業(yè)季,學校組織了近80場校園專場招聘會,邀請了80余家企業(yè)參會,提供招聘崗位3000多個,涉及汽車、數控、物流、會計、電子商務、化工等眾多領域,近1800名學生走上了實習就業(yè)的崗位。
7月初,這群在校大學生,已經奔赴全國各地,開始自己的就業(yè)之路。
圖一: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研發(fā)航模
圖二:在校大學生帶著理想,奔赴頂崗實習企業(yè)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