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市榮獲“全國優(yōu)秀護理部主任”稱號第一人
淮南出了個“南丁格爾”
都說“醫(yī)患關系”比較緊張,但當“火氣沖天”的病患遇到我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主任榮向霞時,這火氣也就消失殆盡了。在病患眼中,她是親人;在同事眼中,她是孺子牛;而在行業(yè)人眼中,她可算得上一面旗幟。這不,在剛剛落幕的2016年中國護理管理大會上,她被授予“2016年全國優(yōu)秀護理部主任”稱號,榮獲該稱號的全國共100人,安徽僅3人,她也是我市首獲該稱號的第一人。
她,化解醫(yī)患之間的隔閡
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繁忙是榮向霞工作的代名詞。她對護士工作的定義就是白加黑、5加2、沒有周末、沒有節(jié)假日,每天面對著痛苦的病人、焦急的家屬,還有隨時發(fā)生的意外情況和搶救。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便是她的職責。榮向霞熱愛護理工作,她覺得護理是一門藝術,是對生命的守護,更是對病患無私無畏的奉獻。無論是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還是護理管理工作,她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將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實實在在為病人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
去年夏天,外科病區(qū)的一位老年病患因疾病的折磨,心情很沮喪,拒絕治療,拒絕進食。榮向霞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來到老人的病床旁和老人談心,苦口婆心地勸說。老人沒有好言相對而是將其攆出病房。第二天,她又和責任護士一起來到老人的床前,老人很不耐煩,問責任護士:“她是誰,怎么老來煩我?是不是閑得沒事做了?”當?shù)弥@個“閑人”是護理部主任時,老人沉默了。榮向霞第三次出現(xiàn)在病房中時,老人感動地說:“她工作這么忙,還記著我這個老頭子,把我的事放在心上,醫(yī)生護士都這么關心我,我不能再給她們添麻煩了,我一定積極配合治療!”當榮向霞第四次來到病房時,老人緊握著她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聽你的話,聽醫(yī)生護士的話,好好吃飯,好好治療。”
她,加固同事之間的友情
在榮向霞看來,護理管理工作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醫(yī)院所有護理人員的齊心協(xié)力。該院有700多名護理人員,榮向霞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家人,她關心同事,體貼她們的日常生活,經常和她們交流工作中的心得,與她們成為可以談心的朋友,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她們。
面對一位丈夫常年生病且經濟困難的同事,榮向霞組織其他同事在生活上幫助她,還向醫(yī)院申請額外的幫助,希望她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工作和生活。還有一次,一名家在外地的年輕護士因為臨時要值班,不得不放棄回家探親的機會,盡管她家中還有生病的老人。榮向霞知道情況后,和該科室的護士長積極協(xié)調其他護理人員,并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其代班,讓這名護士回家和父母團聚。同事有困難,她盡可能的去幫助,用實際行動關愛著自己的同事。
她,促進學科之間的交流
榮向霞從事護理事業(yè)20多年來,積極撰寫論文,開展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2002年3月,她作為第二項目負責人開展的“中藥液沖洗外敷法治療褥瘡的臨床研究”獲淮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并一直廣泛應用于臨床和社區(qū)。2009年8月,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的淮南市計劃內科研項目《腦血管病健康教育與卒中發(fā)病及復發(fā)的相關性研究》,于2014年通過科研鑒定,2015年獲得淮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5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淮南市科技局項目《?谱o理干預方法對直腸癌結腸造口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并參與《顱腦損傷患者CPR及D一二聚體變化對臨床治療及預后的研究》、《萬古霉素高谷血濃度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的研究》等項目的研究。榮向霞先后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2篇在2015年度獲得安徽省第八屆自然科學論文評選三等獎。
現(xiàn)在的榮向霞更忙了,她把目光鎖定在我市居民養(yǎng)老模式這個課題研究上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淮南的老人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在獲得了沉甸甸的榮譽之后,她感到很榮幸,表示自己要時刻牢記共產黨員和白衣天使的光榮使命,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為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圖:榮向霞被授予“2016年全國優(yōu)秀護理部主任”稱號。(圖片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提供)
(記者 李舒韻 實習生 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