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下床都很困難,解忠宇在喂他喝水。
解忠宇在街頭守著他的小地攤。
如果不是父親查出白血病,解忠宇此時應該還坐在安徽工業(yè)大學的教室里讀書。而現在,他每天準時出現在車水馬龍的合肥宿州路上,擺地攤替父親攢錢治病。每天營業(yè)額少的時候十多塊錢,最多六七十塊錢,這就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有人勸他早日回到學校,但解忠宇說,他很害怕,怕一離開就再也見不到父親了。
家里頂梁柱突發(fā)重病
10月19日下午2點,宿州路省立醫(yī)院附近,解忠宇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守著他的地攤。地攤很簡陋,一塊白布鋪在地上,上面擺放著數十雙襪子、手套等針織品,這些都是解忠宇從長江批發(fā)市場進的貨。
解忠宇是安徽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一名大三學生,老家在六安市金安區(qū)中店鄉(xiāng)長嶺村。父親解登尚是農民工,母親在家種地,含辛茹苦把他這個大學生培養(yǎng)出來。
“早些年父親一直在外省工地上干活,那時我最期待的就是他回家!苯庵矣罡嬖V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父親一年難得回家?guī)状,每次聽說父親要回來了,他總會早早在家門口等候。后來父親終于回到六安,他又出門上大學了,“父親很在乎我,我知道我不在他身邊時,他很想我,但他從不對我說!
原本日子就這樣平淡又幸福地過著,兩年后解忠宇大學畢業(yè)找個工作,父母也可以稍微歇息了。然而今年六月,解登尚突患重病,全家的生活都被打亂了。
“父親覺得腰很疼,沒力氣,脖子淋巴結也腫得厲害,就到醫(yī)院去看!苯庵矣钫f,后來父親情況越來越嚴重,6月初從六安人民醫(yī)院轉到省立醫(yī)院治療,最終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兒子決定去擺攤救父
“一開始家人還瞞著我,怕影響我學習,只是說父親身體不好!苯庵矣钫f,他得知父親轉到合肥治療后,匆匆從學校所在地馬鞍山來到這里。
解忠宇說,父親入院時情況非常不好,只能臥床,大小便都要有人照顧,他和母親白天黑夜輪流照料。“我姐姐家住在濱湖,她原來是個幼師。因為父親吃的飯必須干凈,現在她把工作辭了,就負責做飯!
從濱湖到省立醫(yī)院,坐公交來回一趟將近3個小時。姐姐除了一日三餐做飯,還要送飯,解忠宇又主動攬下送飯的事。因為惦記著患病的父親,他在馬鞍山合肥兩地來回跑,也靜不下心來讀書。
解忠宇說他不怕吃苦,但高昂的醫(yī)療費讓一家人一籌莫展。“從6月份到現在已經花了16萬多,大部分是找親戚朋友們借的,后續(xù)還需要很多錢!睘榱速嶅X,解忠宇在大學里發(fā)過傳單,當過飯店服務員,但父親那邊常常需要幫忙,他時間不自由?紤]再三,他決定擺攤救父,“現在天氣冷了,我就到市場進貨,賣棉襪子什么的!
國慶假期后再沒返校
從國慶假期后,解忠宇就再沒有回過學校了。他向老師請了假,甚至想過休學。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后,待姐姐做好飯菜,他就趕最早的18路公交車從濱湖坐到大鐘樓,再走一段路到省立醫(yī)院給父親送飯。等父親吃過飯,他就出攤了。
“我在逍遙津公園、百貨大樓門口都擺過攤,這些地方人流量大,但是附近賣東西的人怕我搶生意,不讓我擺!苯庵矣钫f,他找了好多地方,最終在離省立醫(yī)院不遠、宿州路上的一個銀行取款機門口找到了位置。
解忠宇是個性格靦腆的人,起初他有些難為情,但想到患病的父親,他開始學著鼓起勇氣跟顧客交流。少的時候一天只能賣十多塊錢,多的時候也就六七十塊錢。
有人勸解忠宇早點回學校,莫耽誤了學業(yè)。解忠宇說,他何嘗不想回去,但父親重病急需用錢,他不能置身事外。而且他很害怕,怕一離開合肥,就再也見不到父親了。
“兒子很懂事,我想過放棄,不能再拖累他們了!碧稍诓〈采系慕獾巧羞煅手鴮τ浾哒f,一旁的妻子幫他拭去眼角淚水。據了解,目前解登尚已經進行了5次化療,情況不容樂觀。記者看到,因為化療的副作用,他嘴角有些歪斜,眼睛腫得厲害。
“我不會放棄父親。我知道賣襪子的錢杯水車薪,但是能賺一點是一點,現在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苯庵矣钫f,如今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讓父親好起來。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看到,很多熱心市民也在幫助解忠宇,棉襪10塊錢五雙,有的市民給20塊錢卻只拿走兩雙襪子。如果您住在省立醫(yī)院附近看到解忠宇的地攤,也請您買雙襪子,幫幫這個有孝心的大學生吧。 王炫 本報記者 鐘虹/文 馬楊/圖
來源: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