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時一天可起獲甲魚1000多斤
金秋蟹黃,甲魚消費也漸入佳境。秋燥中,清涼滋補的甲魚成為人們餐桌佳肴,隨著需求的旺盛,甲魚供應量也加大起來。
甲魚滋味好,但因其性情兇猛,起獲甲魚可不是件簡單的事。甲魚水陸兩棲生活,活動范圍廣泛,用漁網(wǎng)一般很難捕撈,那么,甲魚到底該如何逮上來呢?
淮南市潘集區(qū)高皇鎮(zhèn)橋東村農(nóng)民陳國同,他自制的“老鱉槍”成了起獲甲魚的利器,多的時候一天可捕獲甲魚上千斤,人們稱他的“老鱉槍”為神器。
陳國同今年40多歲,長期的戶外勞作,他的皮膚被太陽曬得黑黢黢的,由于精準的手法,他已成為當?shù)芈劽牟独削M的高手,遠近的養(yǎng)殖場只要起獲甲魚,必然要請他過去幫忙。
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到他,記者便有心想看看陳國同的“神器”。金秋時節(jié),在陳國同為潘集夾溝的淮南鼎鰲水產(chǎn)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起獲甲魚時,記者一路輾轉(zhuǎn)到那里找到了他,見識了陳國同捕甲魚的過程。
在夾溝鎮(zhèn)東王村,鼎鰲水產(chǎn)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在這里有著300畝的甲魚養(yǎng)殖水域,岸邊,陳國同扛著“老鱉槍”等待時機。由于是養(yǎng)殖水域,不時有甲魚浮上水面呼吸?吹胶线m的時機后,陳國同便揚起手中的“老鱉槍”甩了出去,帶著大鉛墜的“老鱉槍”落到甲魚身后不到一米處,這時,陳國同便迅速收線,鉛墜之上的繩子上栓有多處滾鉤,陳國同在迅速往回收線的過程中,滾鉤便可掛住甲魚,或裙邊、或脖子爪子。見勾到獵物,陳國同便立馬搖輪收線,把甲魚拽到水邊,然后猛地一提,掙脫不了的甲魚便上了岸,這時,旁邊就有人把甲魚從“老鱉槍”鉤上取下來,放到編織袋里。
記者觀察到,這個自制的“老鱉槍”類似于釣魚的“海竿”,在揚桿甩出鉛墜后,盤繞的線輪立即放線,甩多遠?到什么位置?全靠手上功夫。二三十米遠的距離,陳國同可把“老鱉槍”甩到甲魚身后不到1米的位置,這是他的看家本領,非一日之功。
就這樣,陳國同不斷地把甲魚捕上岸。鼎鰲水產(chǎn)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人員介紹,這兒的甲魚,大的有四五斤,這個時節(jié)全部要靠這種方法捕撈。當客戶要貨量大時,在晴好天氣,陳國同一天可捕獲甲魚1000多斤。只有在冬天,甲魚幾乎不活動時,他們才會采取把水抽干的方式來捕獲甲魚。
據(jù)了解,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甲魚屬爬行動物,雖然它能較長時間潛伏在水中,但由于是依賴肺呼吸,因此,隔一段時間依然要到水面換氣,“老鱉槍”正是在這個時候來捕獲它。夏季,氣溫高,甲魚覓食強,活動多,出水換氣就頻繁;而冬季天氣寒冷,自然界的甲魚幾乎處于休眠狀態(tài),就不出水了,此時,就沒法用“老鱉槍”來捕獲了。
陳國同告訴記者,他用“老鱉槍”捕甲魚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那時野生甲魚多,用“老鱉槍”的人也多。后來,隨著野生甲魚逐漸減少,操這行的人日益減少,現(xiàn)在幾乎沒有人干這行了。
使用“老鱉槍”完全靠拋桿的手感,落點不能離甲魚遠,要在1米的范圍內(nèi),不管有多遠,干脆利索,只有這樣才能捕到甲魚。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干這行不能空閑太長時間,否則手感就全沒了。甲魚性情兇狠,在捕撈過程中,凡是接觸它的難免被咬到,這樣,一般人也不敢涉足這個行當。由此,掌握這門技藝的人越來越少了。
現(xiàn)在,陳國同最想做的,是能把這份手藝傳承下去。陳國同告訴記者,凡是愿意來學的,他都免費教。只要肯練,就能學好,對于這個手藝甲魚養(yǎng)殖場是最歡迎的,畢竟,捕獲甲魚,“老鱉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圖一:成功起獲
圖二:中招甲魚
圖三:等待時機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