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人人會照,但要照出“真容”,照出效果卻不容易。深究其因,就是有人怕照“短”處,觸痛處。因此就一味遮“羞”,常常是“照美不照丑”、”照假不照真”、“照虛不照實”、“照人不照己”,失去了“照鏡子”、找差距、明方向的目的。
“照鏡子”貴在照到短處。如果一個人站在鏡子面前,總是抱著自我贊美、自我欣賞的心態(tài),看不到自身的“短”處,那么,這樣“照鏡子”不僅照的方法不當(dāng),而且失去了“照鏡子”的本意,難以照出真我、照出“真容”照出“美丑”。實事求是的說,在有些人看來,“照鏡子往“短”處照就像“疤拉眼照鏡——自找難看”,怕照出短處有壓力,照出缺陷挨批評,照出污垢受指責(zé),以致別人不知道的不照;領(lǐng)導(dǎo)不點的不照;群眾不反映的不照。甚至故意掩飾短處和差距,只愿照自己所謂光輝一面,看到的都是功勞成績,如此照鏡子,何談?wù)也罹?何談修身正己?
“照鏡子”敢于往短處照,確實需要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氣,勇于承認差距,敢于正視問題,對準(zhǔn)缺點敢于照,對準(zhǔn)差距經(jīng)常照,對準(zhǔn)病癥仔細照,照出自己的“真容”,把問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以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之要求。
“照鏡子”敢于往短處照,就能使人保持清醒,提升境界;就能對作風(fēng)之弊,思想之疾,行為之垢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這就要求我們在“照鏡子”過程中,不躲躲閃閃,不掩人耳目,自覺將自身存在的問題照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淡化,不隱瞞,不遮丑,切實使“照鏡子”成為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黨章之鏡,宗旨之鏡,廉潔之鏡,先進人物之鏡的“光線”照進靈魂深處,認真對照“四風(fēng)”表現(xiàn),既照思想,照作風(fēng),照行為,又要照做人,照胸懷,照品質(zhì)。對照出的“短”處進行分類整改,對癥下藥,根治頑疾,以期在反復(fù)的自我檢視中,做到修身正己,自省自勵,永保本色。
(劉修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