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各中小學即將開學,新學期新氣象,學生們總是要置辦一些新的“行頭”,記者了解到,很多孩子開學前要求從學習用具到鞋襪衣帽無不更新?lián)Q代,一年比一年紅火的“開學經(jīng)濟”讓商家賺得笑逐顏開,卻埋下了一些學生盲目消費、奢侈消費的隱憂。
“開學經(jīng)濟”之所以興盛,完全是應(yīng)了“孩子的錢最好賺”這句老話。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再加上現(xiàn)今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的消費毫不含糊——“再苦不能苦孩子”。而商家則瞄準了這一“經(jīng)濟增長點”,費盡心思、不遺余力地推出各種各樣的新學期促銷活動,加上家長們受從眾盲目攀比心理的驅(qū)使,一次性的開學消費怎能沒有市場?
然而,透過這份熱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開學經(jīng)濟”最終帶給學生和家長的,不僅僅是一份“搶購”后的沉重額外負擔,更有一種無奈的浪費。就學生而言,購買豪華奢侈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開學用品,往往會膨脹他們的欲望,丟掉了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不說,也助長了相互攀比之風,更何況“花里胡哨”的學習用品還會轉(zhuǎn)移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對家長來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和“沒面子”,硬著頭皮購買價格不菲的開學用品,加重的是經(jīng)濟負擔。
“開學經(jīng)濟”到底便宜了誰,相信每個商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咱學生和家長遭了罪?杉毤毾胍幌耄@罪還不是咱自找的?事實上,學習用品的價值在于能否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wù),能否讓學生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安全。從這一點講,在“開學經(jīng)濟”上少一份攀比和浪費,多一點理性和寬容,恐怕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更加有利。有鑒于此,“開學經(jīng)濟”著實該降降溫了!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