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早報熱線新聞刊發(fā)了《280畝水稻倒伏,面臨減產甚至絕收》稿件,報道了淮南市大通區(qū)孔店鄉(xiāng)古堆村農民種植的水稻大面積倒伏。稿件見報后立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淮南市種子管理站已對此展開調查,并將于近日組織農業(yè)專家對倒伏的稻種進行“會診”。
9月8日,記者來到淮南市種子管理站。該站計副站長告訴記者,他們于9月2日接到古堆村村民關于所種植的“瀘香615”稻種問題的投訴,聯名投訴的村民達36戶,其中有發(fā)票的村民6戶!坝邪l(fā)票的投訴才能算做是有效投訴,沒有發(fā)票的農戶所種植的水稻究竟是不是‘瀘香615’稻種,需要經過專業(yè)技術鑒定”,計副站長說。
經淮南市種子管理站初步調查,銷售“瀘香615”稻種的商店老板從位于合肥的豐寶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購入這種稻種的,購入數量為960斤,計副站長解釋說,按照一般每畝播種2斤稻種計算,這批種稻如果全部銷售完畢可種植約480畝。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稻種確切的銷售數量和種植區(qū)域。目前的初步調查得知,倒伏的水稻面積不足100畝。
專家們的鑒定結果將最終認定這批稻種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計副站長告訴記者,如果稻種的確存在質量問題,農民有權要求賠償;如果稻種符合相關質量標準,水稻大面積倒伏的原因可能就是大風天氣、早熟等原因,農民可以選擇自然原因報災;現在有一個關鍵疑點是,這批稻種是否在包裝袋內摻入或者更換了其他稻種。
目前,符合國家標準的稻種會在一些適宜種植的地區(qū)推廣。怎樣避免不適宜淮南種植的合格稻種被農民廣泛種植呢?計副站長說,這是個全國性的難題,目前淮南市面上銷售的稻種大約在200種左右,生產稻種的企業(yè)多,稻種品牌多、品種也多,淮南的做法是選擇一些稻種在實驗基地試種,然后向政府推薦,農民朋友應盡量選用推薦的稻種。
(記者 顧成家 馬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