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七七盧溝橋事變”62周年;茨鲜写笸▍^(qū)九龍崗鎮(zhèn)南宿舍居民區(qū)77歲孟獻珍老太太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反映離她家不遠的龍王山半山腰處,侵華日軍留下的4棟8戶青磚結構的日本式居民屋,目前已無人居住,損壞嚴重。
當天上午,在孟老太太幫助下,記者在龍王山半山腰一兩米高荒草中找到了這些不同尋常的建筑物。孟老太太對記者說:“這就是日軍1939年下半年拿槍逼著原大通礦礦工按要求建造的4棟8戶青磚結構的日本式居民屋!
記者走進第一棟西戶,發(fā)現(xiàn)沒有人居住的這套房屋損壞嚴重:門窗已損壞落在地上,房屋已無青瓦,這戶主屋有4大間,與3間副屋靠一走廊連在一起,有3個3米多高的排氣孔,走廊是用紅木搭成,目前還沒有損壞。順著走廊,記者走進主屋,發(fā)現(xiàn)每間房屋有2個門,間間相通,可以徑直轉上一圈。房頂是石膏做的,墻與天花板的連接處裝飾著帶花的石膏線條,頗為精致。墻面刷著石膏粉,地面鋪的是正方形水泥板,非常光滑漂亮,每間屋子約20平方米。在副屋,記者看到每間屋互不相連,面積約12平方米,內裝潢與主屋相同,里面有儲藏室、廚房、衛(wèi)生間。孟老太太對記者說,原來住在這戶的居民叫王澤寬,是1959年冬天搬來的,2006年上半年由于房屋損壞搬走了。住在這里的最后一家也于今年6月上旬搬走了。
在采訪中,在龍王山山腳下居住的礦東村、礦東新村、新市街的眾居民呼吁:作為侵華日軍留淮遺跡的這些房屋目前正在損壞倒塌,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合理保護,不要讓這些侵華鐵證在歲月中消逝。
(記者 朱其好 實習生 王李瑞 葉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