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首位連續(xù)三年獲得新加坡最佳教練員獎的中國人——王小克
他是喝著淮河水、在淮土上長大的中國人,卻連續(xù)三年榮獲新加坡國家體育理事會評選的最佳教練員獎。今年2月26日,新加坡總統(tǒng)納丹、社會青年及體育部部長維文親自為王小克頒獎,由此,他成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5月5日,記者在洞山新村王小克的母親家,專訪了回淮進行體育文化交流和推介的新加坡雙馬體育公司總經理、乒乓球教練王小克。
乒乓世家 兩名火炬手
雖然多年居住在異國他鄉(xiāng),但王小克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祖國,掛念著故鄉(xiāng)淮南這片心中的熱土。生于書香門第的王小克,有5個兄弟姐妹,排行前三的以從事教育科技為主,排行后三位的,四姐王曉琪現(xiàn)是國家級乒乓球二級裁判員,她還是北京亞運會的火炬手,排行老五的王小克兒時是通過姐姐引路逐漸走向了乒乓生涯。10歲時,在洞山中學(原洞山小學),受姐姐的影響,他開始學習打乒乓球,姐姐是直拍,他學用橫拍。那時寒暑假他都要去淮南一中參加全市的乒乓球集訓。1972年他獲得了一項乒乓球比賽的第一名。1974年,他被選進安徽省乒乓球隊。兩年后,他效力于國家隊。弟弟老六王小偉是左手持拍的乒乓球運動員,王小偉還是淮南市唯一一位國家一級賽艇項目裁判,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并執(zhí)裁北京奧運會賽艇比賽。談到這里,王小克臉上露出自豪而開心的笑容。
臨危受命 援助他方
1993年1月,新加坡國家乒乓球隊解除了與前世界冠軍江嘉良總教練的合約,世界嘩然。在這種情況下,時任遼寧鞍山市重點乒乓城市教練員的王小克被國家體委選中援助新加坡國家乒乓球隊,接任江嘉良的教練席位。
王小克剛到任幾個月,就率隊參加了哥德堡的第42屆世乒賽,在女單第三輪比賽中,新加坡女將井浚泓戰(zhàn)勝衛(wèi)冕冠軍鄧亞萍,一時間,世界各大媒體競相報道這一消息,王小克的教練實力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
這位想讓大人和孩子都喜歡乒乓球運動的“魔鬼教練”開始在新加坡施展他的乒乓抱負。他開設了第一個小學乒乓訓練學校,并成為該校第一任校長,在他的帶領下,該校連續(xù)11年獲得全國乒乓球小學組冠軍。王小克不僅是新加坡乒乓球一級教練培訓教材編寫的專利獲得者,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他還是“卓越體育2000年計劃”的策劃人和起草人,他為該計劃爭取了約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政府撥款,該項目被列為新加坡的國家級重點項目之一。目前,他在新加坡任教所帶學生,在各種國際及在新加坡國內比賽中累計獲得約160多個冠軍。
不遺余力 助飛淮南乒乓
回到家鄉(xiāng),見到了闊別多年的上世紀70年代獨霸安徽乒壇的那幫淮南人,大家談笑風生,很是懷念淮南乒乓球運動的輝煌歲月。正是最初在水泥臺上的癡迷,才為他后來多彩的乒乓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多年以來,王小克一直熱心致力于淮南與新加坡乒乓事業(yè)的交流與學習。近年,王小克先生更是頻繁地回到淮南故鄉(xiāng),探親之余,更是不遺余力地為淮南的乒乓運動重振雄風、快速發(fā)展做點實事。此次,他專為與淮南市體育局局長金昶洽談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具體事宜而返鄉(xiāng)。
(記者 張芳 實習生 張紫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