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原總參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副政委、北京新四軍研究會顧問、新四軍老戰(zhàn)士沈為剛逝世十周年之際,我們用文字的形式追憶他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以告慰這位九泉下值得讓后人深切懷念的革命前輩。
沈為剛,1928年9月生于今安徽省壽縣炎劉鎮(zhèn)船漲村。1943年8月,被保送到淮南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抗大式學校,供給制)接受革命教育,1945年4月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2月入伍。解放戰(zhàn)爭期間,跟隨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首長轉戰(zhàn)華中、華東戰(zhàn)場。參加過蘇中七戰(zhàn)七捷、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戰(zhàn)役。1948年冬,改做政治工作。1953年后,在總參謀部三部政治部、三部某局擔任領導職務。1983年,任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副政委(副軍職),1988年初,任總參謀部三部調研員,1989年4月離職休養(yǎng)。1989年5月,中央軍委給沈為剛頒發(fā)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章。
一、走出鄉(xiāng)村 投身革命
1943年,十六歲的沈為剛小學畢業(yè)了。他所在的壽縣船漲埠沒有中學,日本鬼子占領了壽縣城和正陽關,迫使壽縣城里和正陽關的中學都停辦或遷走了。他的父親動員為剛不要上中學了,就在家里幫助他做做糧食行的生意。但沈為剛不愿意,天天鬧著要上中學。無奈之下,他父親打聽到有個表兄弟在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當司令員、專員,而且抗日根據地還辦的有幾所中學,就急忙找來侄子沈為永,讓他去問問沈為剛能不能到根據地上中學。
沈為永從船漲埠家里出發(fā),走了兩天一夜,躲過日偽軍崗哨的盤查,來到了地處定遠藕塘的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見到了日理萬機的津浦路西聯(lián)防部隊司令員、津浦路西專員公署專員鄭抱真。鄭抱真聽了沈為永來由后,高興地笑著說:“為剛喜歡上學,是個有出息的孩子!歡迎他來,你回去把他帶來,我給他安排好上學的事!彼麑l(wèi)員說:“你帶他到食堂去吃飯,留他在這住一晚,明天送他回去,從我的費用里拿點路費給他!钡诙,鄭抱真給了沈為永路費,并把他送到專員公署大門外,沈為永激動地連連道謝,告辭而去。
沈為永回到了炎劉廟的船漲埠后,把見到鄭抱真以及沈為剛到藕塘抗日根據地上學的事給沈為剛的父親敘說了一遍。沈為剛在旁邊聽著能去上中學,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
過了幾天,家中給沈為剛備了一些學費和生活用品后,他便和沈為永起程了。臨別時,老母親對16歲的沈為剛叮囑道:“自己出門在外,要注意生活起居,關注天氣冷暖,增減衣服,要聽學校老師的話”等等。堂弟兄二人離開家,邁開腳步,沿著鄉(xiāng)間小路,向定遠藕塘淮南抗日根據地的方向走去。
沈為永帶著沈為剛繞過敵頑的哨卡和碉堡,迂回前進,直至第二天傍晚時分到達藕塘鎮(zhèn)的津浦路西專員公署的門前。鄭抱真專員的警衛(wèi)員認得沈為永,立即進去報告鄭抱真,鄭抱真聽了,很高興,吩咐警衛(wèi)員:“快請他們進來!”沈為永、沈為剛二人隨著警衛(wèi)員來到鄭抱真的辦公室。鄭抱真笑道:“好!好!見到你們真高興,為剛也長成大小伙子了?茨闵聿倪@么高大,今后是一塊當兵的好材料。明天我送你到抗日聯(lián)合中學讀幾年書,掌握了革命理論和文化知識,將來都是我們黨的后備干部,前途遠大呀!”
第二天,鄭抱真專員安排警衛(wèi)員送二人到沙壩大王莊的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在學校招生登記處,沈為剛將小學畢業(yè)證給登記人員驗看,報上了名。警衛(wèi)員將鄭抱真寫的介紹信交給報名處的人員說:“沈為剛是鄭專員推薦的,他的報名費、住宿費、伙食費全部由鄭專員負擔!甭(lián)合中學的工作人員都認識鄭抱真的警衛(wèi)員,而且又有鄭抱真的親筆信,所以,沈為剛很順利地報上了名。報名處的工作人員將沈為剛送到學生宿舍和教室。從此沈為剛就在這里上學讀書,開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沈為永應鄭專員的要求,在藕塘參觀游玩了一天,看到了根據地到處呈現(xiàn)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非常高興。第二天,沈為永告別鄭抱真專員,帶著給他的路費,踏上了回炎劉船漲埠的路程。
二、堅定信念 刻苦學習
抗日聯(lián)合中學是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舉辦的一所半軍事化學校。在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歲月,沈為剛在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度過了兩年難忘的時光。這里不僅是沈為剛求學、參加革命之路的起點,更是他磨礪意志、樹立理想信念的熔爐。在這里,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為后來堅定跟黨走,進入和適應正規(guī)部隊生活,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將領,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一)嚴守紀律刻苦學習
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實行嚴格的紀律,沈為剛對此深感敬畏。他遵守學校的一切規(guī)定,服從命令,無論何時何地,他一直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學生,每天早起晚睡,嚴格要求自己按時上課,從不遲到早退。在教室里,沈為剛總是認真聽講,用心記筆記,每一堂課都認真對待。他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他的學習也很有規(guī)律,每天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和預習,以確保自己能夠掌握好每一門課程。他的勤奮和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贊賞。
(二)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聯(lián)合中學,除了學習,沈為剛還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他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他認為,體育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課外活動中,他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也從別人那里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沈為剛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為革命事業(yè)而努力。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成為了沈為剛求學路上的重要伙伴。他們的友誼讓他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為抗日大業(yè)而努力學習的決心。
(三)艱苦的生活與精神的鍛煉
在聯(lián)合中學,沈為剛過著艱苦的生活。1942年前后,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年代,部隊和老百姓的衣食嚴重短缺,根據地軍民在津浦路西專員公署專員鄭抱真的帶領下,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抗日聯(lián)中同樣每天也要面對饑餓、寒冷和疾病的挑戰(zhàn)。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讓沈為剛屈服,反而激發(fā)了他的斗志,他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他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意志力,為將來的抗日戰(zhàn)爭做好了思想上、身體上的準備。
(四)受到表揚與自我肯定
沈為剛在聯(lián)合中學讀書期間,鄭抱真多次前去看望,幫助他解決經濟和生活上的困難,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沈為剛以十分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得到了鄭抱真的高度肯定和表揚,稱贊他是“沈家有出息的好苗子”,這讓他倍感自豪和鼓舞。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為抗日事業(yè)貢獻自己力量的信念。
在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度過的兩年時光,對沈為剛的人生影響極其深遠。在這里,他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堅持理想信念,如何與他人友好合作,如何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這些寶貴的經驗伴隨了他一生,成為他成長道路上的重要財富。
沈為剛在津浦路西抗日聯(lián)合中學讀了兩年中學,最大的收獲是系統(tǒng)地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的理論,樹立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遠大理想。1945年4月9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三、南征北戰(zhàn) 屢建功勞
1946年2月,沈為剛加入了革命的隊伍,被調到華中軍區(qū)司令部工作。
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他跟隨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首長行動,轉戰(zhàn)華中、華東各個戰(zhàn)場,參加了蘇中七戰(zhàn)七捷、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多個著名戰(zhàn)役。特別是孟良崮戰(zhàn)役,他憑借著非凡的智慧和勇氣,以及敏銳的洞察力,截獲破譯了國民黨電臺的信息,為粟裕等下決心消滅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最終全殲了國民黨全副美式裝備的王牌師七十四師,取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他截獲破譯的信息不僅幫助了粟裕等制定出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也鼓舞了部隊的士氣,使他們更加堅定了為奪取全國勝利而勇敢戰(zhàn)斗的決心。
1949年開始他改作政治工作,1949年,入上海華東軍政大學干部班學習。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他負責對援朝的部隊青年干部進行培養(yǎng)教育。1953年4月,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干部處工作。1959年,入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學習。1964年,任團級政工干部。1967年,調解放軍總參謀部三部政治處工作。1979年,調總參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工作,先后任政治部二系政委。1983年,任總參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副政委(副軍職),他把滿腔熱忱投入到軍事教育事業(yè)中,團結帶領全院同志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總部關于院校建設的方針,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經常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總結軍隊院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和經驗,深受全院同志的尊敬和愛戴。1988年初,任總參謀部三部調研員。1989年4月,離職休養(yǎng)。1989年5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功勛章。在長期革命工作中,曾多次立功受獎。
四、清正廉潔 嚴律自我
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論是在總參謀部三部工作,還是在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擔任領導,沈為剛始終都以毛澤東的“兩個務必”和共產黨員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起到了一個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他始終堅守著黨的紀律和原則,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沈為剛的廉潔自律不僅僅體現(xiàn)在他的言行舉止上,更體現(xiàn)在他對權力的理解和運用上。他是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老領導,深知權力是人民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用來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因此,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權力所誘惑,始終堅守著公正公平的原則。
沈為剛不僅是對自己要求嚴格,更是嚴格約束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他在不同的領導崗位上,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關心關愛著每一位下屬的成長和發(fā)展,教育他們要聽黨話、跟黨走,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他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身邊的人,讓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應該有的精神風貌。
五、離休職場 發(fā)揮余熱
離休后,沈為剛仍然一如既往地關心國家和軍隊建設,關心三部建設和發(fā)展,并熱心公益。他被委以重任,擔任了北京市新四軍研究會的常務副會長兼二師分會會長。這個職位對他來說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他始終遵循軍史服務于黨史的宗旨,全心全意致力于北京新四軍研究會的各項工作。
沈為剛的領導風格深受大家的贊賞和尊敬。他以身作則,嚴謹治會,注重實踐,帶領研究會成員深入挖掘新四軍的歷史資料,深入研究新四軍的戰(zhàn)斗歷程和革命精神。他關注新四軍老戰(zhàn)士的生活狀況和歷史遺留問題,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他鼓勵廣大會員積極發(fā)表研究成果,共同探討新四軍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在各種活動的開展中,他不僅親自組織和主持各種講座、研討會等活動,還積極推動研究會與各地新四軍研究會的交流與合作。在他的帶領下,研究會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新四軍的歷史,還拓寬了視野,增進了友誼,為新四軍的歷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對于新四軍歷史研究的熱愛和對研究會工作的投入,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榮耀和責任,更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奮斗精神。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愛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為新四軍的歷史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008年,沈為剛以北京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的身份,率領新四軍將領的后代,參觀了淮南市新四軍紀念林,受到了淮南市委市政府和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的熱情接待。
他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嚴于律己、樂觀豁達、坦蕩平和,始終保持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革命本色。他酷愛書法藝術,堅持書法十余年,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人生的舞臺上悄然綻放出獨特的光芒。他遠離了繁忙的職場,沒有華麗的光環(huán),遠離喧囂,選擇了一個寧靜的世界,那里只有墨香和紙韻,只有他和他的書法藝術。他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看似平凡卻又充滿魅力的書法藝術世界中。他曾經在軍隊職場上揮斥方遒,而現(xiàn)在,他在書法的世界里自我沉醉。
他對他的書法作品,如同他的生活一樣,充滿了深深的情感和智慧。他的字體簡潔、剛勁有力、直擊人心。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顆種子,播種在他的心中,然后慢慢生長,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他的字如同他的性格一樣,既有剛毅的一面,又有溫潤的一面,字里行間充滿了力量和生命力,仿佛每一筆、每一劃都在訴說著他的故事。他的字又如同他的心靈,既有熱情又有深度,既有剛強又有柔情。曾多次參加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等單位舉辦的書畫展,并獲得多個獎項。2006年,在家鄉(xiāng)壽縣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周年之際,沈為剛應邀參加了壽縣文化藝術協(xié)會舉辦的全國書畫展,其書法作品被評為特等獎,名字鐫刻在壽縣孔廟后院明倫堂的廊房的石碑上。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河中,有無數(shù)個像沈為剛這樣的共產黨人,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他們是英雄、是路標、是豐碑!
沈為剛參加革命工作以來,長期在一線部隊和軍事院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他政治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和重大問題上,頭腦清醒,旗幟鮮明,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他服從組織,顧全大局,注意團結,堅持真理。他平易近人,以誠相待,密切聯(lián)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他既是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又是單位官兵的良師益友,在廣大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沈為剛一生淡泊名利,秉正剛直,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他生活儉樸,以身作則,對子女教育嚴格,待人寬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寬廣胸懷和高風亮節(jié)。
沈為剛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黨的事業(yè)和總參三部的工作。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他的革命精神、優(yōu)良作風和崇高品德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值得我們學習和緬懷。(梁立文)